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通知

  十、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连片创建、联动发展、整合力量、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按照“巩固成果、充实内容、完善机制、提高水平”的要求,大力创建“河池跨省区文明大通道”,拓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新途径,辐射带动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
  (一)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剧场、文化广场、体育运动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到2007年,示范带内的乡镇全面实现有一个广播电视站、一个宣传文化站、一个图书馆、一个电影院、一个科技培训中心、一条宣传长廊、一个运动场和一支业余文艺演出队的“八个一”目标;行政村全面实现有一个广播电视接收站、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宣传栏和一个运动场的“四个一”目标;自然屯全面实现有一个文化室(或宣传文化中心户)、一个广播电视地面接收室、一个宣传栏(或篮球场)、一个运动场、一条硬化道路的“五个一”目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实现有一个学习园地、一个文化活动场所、一个宣传栏和一个大通道支农联系点的“四个一”目标。
  (二)健全宣传文化队伍
  进一步充实和健全宣传文化队伍。到2007年,示范带范围内的乡镇达到有一支新闻报道队伍,一支宣传文化站管理队伍,一支图书管理员队伍,一支电影放映与映前宣传队伍,一支胜任农业科技、党员教育、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一支宣传长廊管理与宣传队伍和一支业余文艺宣传队伍的“七个一”目标;行政村达到有一名电视接收监视与管理员、一名图书管理员、一名负责宣传栏出版的宣传员、一名文体活动组织员的“四个一”目标;自然屯达到有一个文体活动小组和一名宣传员的“两个一”目标;东部新型工业区的南丹六寨至宜州庆远镇200公里公路沿线全面实现一百个文明示范村、一千个文明示范户,一百个农民业余文艺宣传队、一年演出一千场,一百个农村放映队、一年放映一千场科技、文化、法律等专场电影的“三百千工程”建设目标。
  (三)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加快建设一批全国、全区和全市的文明城市(县城)、乡镇、村(屯)、单位和行业。到2006年,示范带范围内有1-2个县(市)、区获国家级文明城市称号,有4-6个县(市)、区获自治区级文明城市称号,其余县(市)、区全部获市级文明城市称号;示范带范围内所有乡镇达到县(市)、区级以上文明乡镇标准,其中有70%以上达到市级文明乡镇标准,25%以上达到自治区级文明乡镇标准,5%以上达到国家级文明乡镇标准;示范带范围内90%以上村(屯)达到县(市)、区级以上文明村(屯)标准,其中65%以上达到市级文明村(屯)标准,20%以上达到自治区级文明村(屯)标准,5%以上达到国家级文明村(屯)标准;市本级和11个县(市)、区以及示范带内所有乡镇所在地的小区(庭院)80%以上达到县(市)、区级文明小区(庭院)标准,其中有60%以上达到市级文明小区(庭院)标准,20%以上达到自治区级文明小区(庭院)标准;市本级和11个县(市)、区以及示范带范围内所有乡镇直属单位90%以上达到县(市)、区级以上文明单位标准,其中50%以上达到市级文明单位标准,20-30%达到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标准,5-10%达到国家级文明单位标准;市属和11个县(市)、区的公安、邮电、工商、建设、交通、电力、旅游、卫生、税务、金融、经贸等11个行业达到县(市、区)级以上文明窗口行业标准,其中有70%以上达到市级文明窗口行业标准,25%以上达到自治区级文明窗口行业标准,5%以上达到国家级文明窗口行业标准;大通道沿线的六寨至庆远段、水任至都安段建成安全、畅通、优质、文明的示范路。各县(市)、区在公路沿线村屯按照道路硬化、屋舍整齐、色调协调、以人为本、融入自然的要求,统一规划,加快建设和改造,建成科普、文化、卫生、计生、安全、生态内涵丰富的小康文明示范村屯,2005年和2010年通道沿线村屯建设和改造任务分别达到60%和100%。
  十一、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发展措施
  全面实施通道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河池发展的方针已定、目标已明,关键在于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通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项目建设,增加经济发展后劲。强化以项目促发展的意识,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把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干劲凝聚到项目建设上来。抓好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项目前期经费,组织力量,做好项目市场调研、产业分析和科学论证,建立、完善和充实项目储备库。积极培育投资主体,创新多元投融资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主体面向市场获取资金,形成招商引资、争取银行信贷、培育上市公司和民间融资等多种筹融资齐头并进的局面。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激励机制,制定项目建设目标考核及奖惩办法,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并作为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班子合力抓的局面;坚持项目协调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定期督促检查并公开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项目建设工作富有成效。
  (二)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继续改善投资环境。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决定》及《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投资环境和优化政务环境的若干规定》等文件,积极筑巢引凤,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做好招商引资的各项服务工作及项目资料的收编、推介工作。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拿出市场前景好、投入产出率高的项目、企业、资源来吸引外商开发和经营,实现“你发财,我发展”。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与自治区招商集团的沟通和联系,采用委托招商、上网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市外、区外、境外企业到河池来投资发展。采取硬措施治理软环境,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行政执法,坚决堵绝多头重复检查以及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一切干扰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依法保护投资商的合法权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