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通知

  凤山县以建设生态产业城为目标,大力发展以种养殖业及产品加工工业和特色旅游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加快八角深加工、洞穴探险旅游等产业项目的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完成城区供水工程、旧城区道路改造、新城区道路建设、城区桥梁建设、人民礼堂及中心广场、环城二级路、垃圾处理场、城区绿化、烈士公园、县城防洪排涝工程等重点城镇项目的建设和改造。
  重点抓好东兰镇综合型城镇、隘洞乡专业贸易型城镇和武篆镇旅游型城镇建设。
  六、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支撑通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构建“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的水、陆、空相连接、区内外相连通的立体交通和通信网络为发展目标,着力抓好公路、铁路、港口(码头)、机场、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交通
  公路 重点实施“通达、联网、通乡”三大工程,建设形成以大通道为主骨架,县二级公路为主干线,乡(镇)、村为节点,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高效运转、快速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重点抓好水任经都安至南宁高等级公路建设;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规划,提升改建西南出海大通道成都至湛江的新寨至河池段、河池至宜州段和水任至都安段为高速公路;配合抓好国家重点工程汕头--昆明高速公路过境路段的建设;建设河池-洛阳-东兴-融水-融安-三江-桂林二级公路,形成区域连通、内延外连、城乡畅通的广西外环二级公路;建设和改造五圩-九圩-东兰-巴马-田阳、环江-大沙坡、都安-大化-平果、宜州-忻城、罗城-融水、罗城-六塘、保平-车河、龙滩-东兰-都阳-大化二级路,岩滩-巴马-凤山-天峨、东兰-天峨-罗甸、六寨-中堡-三堡、凤山-凌云等一批贯穿市内外的干线公路;实施乡乡通油路工程和通村四级路工程,完善交通网络功能和结构。到2010年,经济区干线公路主骨架网络基本形成,乡镇油路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0%。
  铁路 抓好包(头)柳(州)黔桂线(河池段)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彻底解决黔桂铁路(河池段)行车速度慢和运输能力弱的“瓶颈”问题。配合做好(四川)隆百-(广西)百色铁路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同时抓好地方铁路金城江-上朝、三岔-罗城段的扩能改造建设。
  港口(码头)建设都安、大化、巴马、东兰、吾隘、天峨等港口及大化电站过船船闸,打造红水河成为上连云贵、下接粤港,通航500吨级的黄金水道。加快整治龙江河、牛毕河等主要河道,充分发挥经济区水运资源优势。
  民航支线机场 按照4 c级规划,3c级标准,建设可起降b-737以下c类飞机的河池支线机场。
  (二)电网
  结合“西电东送”枢纽工程河池500kv变电站的建设,新建东江、南丹、德铝、巴马、大化、罗城220kv变电站和怀远、宜东、北山、六寨、环江、贡川、九圩、城北110kv变电站,改扩建车河、永丰、东江220kv变电站和雅脉、东兰、长坡、铁板哨、金城江、城西、城东、老街、河氮、水任、宜山、叶茂、德胜、东江、怀远、长岭、锡山、岩滩、成源等一批110kv变电站,调整和完善河池电网。实施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改造城镇电网,提高供电质量。
  (三)信息通信设施
  以城域网、政务网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电讯枢纽、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农话交换、市话交换扩容、传输工程等邮电通信设施建设的投入,抓好固定电话扩容改扩建工程、县乡邮政设施改扩建工程、移动通信网两网(gsm、cdma)扩容改扩建工程、跨市连县(区)光纤传输改扩建工程、窄带数据和宽带多媒体网络改扩建工程、atm+p数据骨干网络改扩建工程、有线电视联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加快专用网、数据网和通信网“三网合一”建设步伐,构建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高效、安全可靠、服务优质的公用通信信息网络,把大通道建设成为高速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加快农村邮电网络建设,提高农村邮电传递速度。
  (四)农田水利设施
  提高城乡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建设河池、宜州、大化、罗城、环江、天峨、南丹城区防洪排涝工程,除险加固龙潭、那马、皮带、六汉等20余座病危水库,加大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型水利治旱工程、灌溉渠道水毁修复及防治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建设市农科所、宜州、凤山节水增效示范项目,优化配置水资源,做到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全面节约、综合治理。
  七、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扶贫攻坚与小康建设
  以增加群众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按照三分之一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三分之一易地移民安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三分之一原籍留守搞农业综合开发的“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思路,抓好经济区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一)积极发展产业化扶贫,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实施环江、罗城运用世行与英国政府混合贷款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和都阳山脉区域亚行贷款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培育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以产业化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到2010年,全面解决经济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稳定解决温饱人口达90%以上。
  (二)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
  抓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环江毛南特少少数民族区域发展项目、以工代赈项目、库区移民点基础设施项目和省际乡村断头路项目的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通信、水利、电力、人畜饮水、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条件,打好发展的基础。到2010年,贫困村通四级以上公路的比例达到70%以上,20户以上的自然屯通村级道路比例提高到90%;在全面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基础上,饮上安全卫生水农户的比例达到70%以上,农户用电率提高到90%以上;贫困村人均拥有高产稳产基本农田达到0.5亩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