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通知

  旅游资源 经济区旅游品种多、品位高、品质独特。体现壮族风情习俗的宜州刘三姐故乡、古朴诱人的南丹白裤瑶风情、享誉世界的巴马长寿之乡、民族情蕴独特的东兰铜鼓文化等旅游精品民族民俗风情浓郁;下枧河风光、龙江三峡风光、罗城怀群风光、岩滩大化水电站库区风光、环江木论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及汉代古道、大化七百弄喀斯特洼地、凤山长寿源风景以及东巴凤红七军革命旧址等自然人文景观多姿多彩、特色鲜明。河池以山奇、水秀、湖旷、洞幽、峡险、洼深、坝雄而闻名。
  特色种养殖业资源 经济区特色种养殖资源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南丹的长角辣椒、优质烟叶和瑶山鸡,天峨的肉鹅,金城江的肉牛,宜州的糖蔗、桑蚕,环江的香猪、香牛,罗城的毛葡萄,都安的黑山羊、野生山葡萄,大化的银鱼,东兰的板栗、三乌鸡,凤山的八角、核桃和巴马的香猪、油茶等特色种养殖资源,深加工增值潜力大,在区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空间。
  中草药资源 经济区内中草药种类多、开发潜力大。岩黄莲、喜树、罗芙木、猫豆、金银花、灵芝、大叶子珠、小叶榕、扶桑藤等中草药材均有种植或野生繁殖,利用喜树、猫豆、岩黄莲等中草药材生产的喜树碱、羟基喜树碱、左旋多巴及其片剂、岩黄莲注射液等名贵中药产品已畅销国内市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土地面积33508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4.20%,是广西第二大地级市。2002年末,经济区总人口379.5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87%,其中:城镇人口83.72万人,农村人口295.79万人,城镇化率为22.06%。实现生产总值144.61亿元,排全区第7位,人均生产总值3815元,为全区平均水平的75.37%,排第13位;一二三产比例为30.82:26.51:42.67,农业比重仍然较大,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完成财政收入16.63亿元,排全区第6位;人均财政收入439元,排第8位。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为1144万美元。总体上,经济社会发展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尤其是“十五”计划前两年的建设和调整,河池经济和社会取得了新的发展,发生了三个改变,实现了四个转变。
  三个改变是:
  工农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改变。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建立了一批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初步形成了以水电、有色金属、中草药、化工及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农用机械制造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人民群众的生活进一步改变。235万贫困群众实现温饱,贫困人口发生率由1984年的84%下降到2002年的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变。以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不断改善。
  四个转变是:
  产业结构开始由以矿业为主的单一结构向电力、矿产、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共同发展的多元结构转变。
  生产方式开始由以低层次、小规模、粗经营的方式向高层次、大规模、精经营的方式转变。
  发展模式开始由以损害环境获取经济发展的模式向保护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资源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
  发展手段开始由以依靠政府、依靠行政力量获取经济发展的手段向依靠市场、依靠社会力量获取经济发展的手段转变。
  (三)经济区区域状况
  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地处桂西北,根据地理位置、发展条件和自然历史习惯的差异,全市可以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类型、层次各有不同的经济区域。东部的宜州、罗城、环江、金城江、南丹、天峨六县(市)、区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区域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工业基础较为扎实,是河池新型工业的聚集区。中部的都安、大化两县与自治区首府南宁毗邻,具备发展服务型城郊经济的地缘优势。西部的东兰、巴马、凤山三县拥有丰富而独具特色的种养殖和旅游资源,特色经济发展极具潜力。
  规划将以经济区的资源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区域状况为出发点,提出发展河池通道经济的构想、布局和重点。
  三、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发展构想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化“五个统筹”,落实“五个坚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西南出海大通道全面贯通和龙滩电站建设为契机,按照“一轴、两带、三区、四联动”通道经济发展思路,以发挥河池资源优势为重点,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调整经济发展布局,加快通道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实现河池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二)发展定位
  经过5至7年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全区处于中上水平,使河池成为:
  --扩大对外开放,增进广西与西南各省(区、市)交流合作,展现广西新时期建设新风貌的窗口;
  --中国华南水电能源基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大通道上布局合理,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工业走廊;
  --中国西南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广西后起的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旅游基地;
  --西南出海大通道上跨省区的精神文明示范带;
  --西南出海大通道上富有桂西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发展构想及布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