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通知

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会、市委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了《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经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专家进行评审,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四家班子会议审定通过。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池市人民政府
二○○四年六月十四日

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

  西南出海大通道,北起四川成都,经贵州至广西北部湾钦北防和广东湛江等港口城市出海,全长1400多公里,是西南地区主要的出海通道,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跨省高标准主干线公路。2001年11月,全长17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14公里)的西南公路出海辅助通道全线贯通,将西南腹地与沿海沿边紧密相连,重庆、成都成了“沿海城市”。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的建成,必将进一步改善西南地区的发展环境,促进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加快沿线各省(市、区)人力、物资、资金和信息的流动,为实现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河池是西南各省(市)进入广西出海、出境的南大门之一,是展现广西新发展、新形象的第一道风景。紧紧把握住大通道给河池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构建河池通道经济发展新格局,是河池提升优势,改变劣势,练好“内功”,增强区域竞争力,催化河池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本规划根据中共河池市委员会办公室、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规划工作的通知》编制。规划期限近期至2005年,远期至2010年。
  一、构建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的意义
  (一)构建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是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实现河池经济社会新发展的需要
  西南出海大通道南丹经宜州至柳州段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水任经都安至南宁段高等级公路即将贯通,汕头经河池至昆明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县际、乡村公路网络快速扩张。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县际公路为主干,乡(镇)、村为节点的大通道公路交通网络纵横贯通河池全境,通达四邻,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正逐步消除。
  紧紧抓住历史性发展新机遇,依托日臻完善的大通道交通网络,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构建优势突出、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河池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是扩大河池对外开放,增进区域间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需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滇黔桂携手共建“南贵昆经济区”的推进,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启动,使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形成和完善,进一步增强了区域间日益密切的经济和社会联系,使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成为现实,区域经济合作将由此展现新的美好前景。
  突出承东启西的区位特点,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构建开放的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潮,以区域合作所蕴含的无限商机带动河池形成面向东盟、面向西南、面向珠三角的开放格局,实现河池与各区域在能源、矿产、农产品加工、旅游和城镇建设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开发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构建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河池发展模式转变的需要
  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形成和完善,打破了西南地区自然封闭的地方经济,分割孤立的区域小市场得到新的整合,大流通、大市场蓬勃发展,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资本、人才、中介等市场要素迅速渗透滋生和成长。
  依靠市场,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走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源为依托、以通道为基础,资源与市场相统一、相促进的发展新路子,将进一步推动河池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完善,使河池成为一个资源在此配置、资产在此组合、资金在此增值、产业在此调整、信息在此传递、科技在此释放的大市场、大加工厂和大城市,使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真正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现代化内涵,从根本上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经济区概况
  (一)资源特点
  规划建设的河池通道经济区资源优势十分明显,主要拥有丰富的水能、矿产、旅游和特色农业等资源。
  水能资源 经济区可供开发利用的大小河流共40多条,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200多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近1000万千瓦,占广西水能资源可供开发总容量的60%以上。目前全市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大中小型水电站155座,其中已建成79座,装机211万千瓦,在建22座。
  矿产资源 经济区11个县(市)、区均有矿产资源分布,发现矿种46种,目前可开发利用的矿种28种,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经济区东部的南丹县境内矿种齐全、储量大、品位高、产区集中,是世界上罕见的富矿区,目前已探明的有锡、锑、锌、铅、铜、银、铟等20多种有色金属,金属储量超过1000万吨,其中锡保有资源储量达90.5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经济区中部的大化县已初步发现有一定规模的铝土矿床。经济区西部的巴马县已探明的钛铁矿储量达254万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