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2、经济结构优化的方向与任务;
3、城市、工业区、旅游区、农田保护区、商贸区、生态保护区等空间布局框架(功能区划分及功能定位);
4、城镇体系及城市的总体布局与功能定位;
5、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
6、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7、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的重点任务;
8、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
9、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0、其他需要统筹规划的事项。
(二)规划图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空间布局图;
2、“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表;
3、“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表。
(三)规划说明。
主要是对规划背景、规划理念、规划思想、主要目标、空间布局、重大战略、重大项目进行详细说明。
总体规划要体现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期限展望到2020年,但重到2010年。
三、组织保证和工作方法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玉林市“十一五”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金湘军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副书记张小华、副市长周广能担任,成员包括市发改委、经委、财政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环保局、建设局、规划局、市政管理局、商务局、水利局、旅游局、人事局、教育局、科技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信息办、卫生局、工商局、文化局、体育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土资源局、农业局、畜牧水产局、林业局、交通局、妇联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晏平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梁坚(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绍勇(市发改委副主任)、吕文德(市发改委副主任)担任,工作人员由市发改委、经委、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的有关科室人员组成。
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开展本辖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市直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由专职人员组成规划编制工作机构。
(二)成立“十一五”规划咨询组。
为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民主性、科学性和社会性,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玉林市“十一五”规划咨询组。
(三)以我为主,借助外力。 规划编制以我市为主,同时请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及专家参与、提供咨询、指导。搞好“十一五”总体规划,首先要深入研究重大课题研究。而开展重大课题研究,考虑经费问题,实行以我为主,借助外力。重大课题研究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1、委托或社会招标。对空间布局等一些重大战略问题委托自治区发改委、沿海发达地区咨询机构进行研究;
2、组织市直有关部门研究;
3、整合市、县区计划部门力量组织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