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玉林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首先,总体规划要抓住关系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突出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战略措施和重大政策。总体规划编制要对全国、全区和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进行预测分析,对外部环境和发展大势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对玉林市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资源和缺陷、使命和个性、有利和不利因素等“家底”有准确、明细的掌握。要改变政府提发展什么行业、如何发展等内容。
  其次,总体规划要突出空间布局和公共基础设施网络,强化空间指导与约束功能。要对我市市域空间和生产力布局等做出总体安排和合理分布。根据区位、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禀赋和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对玉林城市、工业、农业、商贸业、旅游区、生态保护区、基础设施、休闲娱乐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种功能区在1.2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进行划分,提出大的框架性空间布局概念,挖掘土地功能价值最大化,同时对远期利用做出展望和安排;并提出各类区域空间结构、土地使用和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如城市和旅游区周边不能搞污染性大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之间要用绿化带分隔;工业园应集约利用土地;各功能区的绿地比例标准等。同时要加强支撑项目的空间布局,对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重大基础设施、资源和要素平衡、社会事业等项目的建设,要按照市域空间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空间。这是规划创新、体现规划“管用”或者提高规划引领性、指导性和约束力的一个很关键举措。总体规划是空间的整体布局,基础设施的大网络,宜粗不宜细,但要“全覆盖”。
  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该给社会一个明确的信号,使各级政府、企业、投资者和人民心中有数,了解并认知玉林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知道现在是什么、将来做什么和在什么地方可以干什么。
  (2)做深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子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并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政府编制专项规划的领域,主要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责,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和引导的领域,如水利、供电、供水、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土地、水等重要资源开发和保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以及工业园区、商贸产业和一些涉及经济重大布局的产业等。
  专项规划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原则,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范围,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专项规划一般包括下列内容:①现状及问题;②发展方针和目标;③重点任务、主要建设项目及其布局;④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⑤其他需要纳入规划的事项。
  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今后政府要从项目管理转向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大量减少单个项目的审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规划的研究编制、衔接审查以及实施过程的监督评估上。因此,“十一五”规划必须将专项规划做“实”、做“精”。做“实”,就是要编制切实有用的规划,发展目标要量化,任务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布局要合理,保障措施要可行,要能够成为项目决策和政府安排投资的依据,改变专项规划过于追求指导性和方向性的现象。做“精”,就是要增强针对性,因地制宜地编制,改变过去层层编制、编制范围过广以及规划过多的状况。专项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确定。
  (3)做实县、区规划。县、区规划是全市总体规划在县区的落实和实施。县区规划应该是最贴近人民、最具操作性的规划,但目前也是十分薄弱的环节。我市各县(市)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各具特色,各地要按照实际,抓紧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编制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规划。总体要求是: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突破行政区经济,简化规划体系,完善编制程序,探索编制将经济、城乡、基础设施、土地、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融为一体的可操作的总体规划。重点提出本县区的规划期内空间利用方向,生产力布局安排,经济发展思路和重点,城镇体系结构和布局等。县、区规划要从以人为本出发,更多地阐述与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成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规划;其重点应该是规划好行政区内每一寸空间的用途,如工业区、居住区、农田保护区、生态区、预留发展区、行政区的交通网及其他公共设施等。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