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分析
(一)根据各地质灾害点的现场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滑坡和崩塌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滑坡、崩塌体岩性均为坡残积土体,该土体具有结构松散,遇水易崩解的特点;②人工不合理开挖边坡,如坡度过于高陡、无护坡、排水及防渗等设施造成;③诱发边坡产生崩塌、滑坡的直接原因则为长时间降雨使坡体土层软化,降低抗滑力,同时大量渗入的雨水亦加大了土体自重,加大下滑力从而产生滑坡、崩塌。
(二)诱发岩溶地面塌陷产生的原因一是久旱后降雨、地下水位骤升骤降;二是人为诱发,如不合理抽取地下水、震动等。
(三)泥石流形成原因为:①处于六万山麓,六万山山顶高程1116m,山坡自然坡度陡(30-45°),溪沟纵坡降达40%;②山坡表面坡残积厚度大,结构松散;③人为耕种破坏地表天然植被,使松散层裸露;④该一带在强降雨或连续暴雨的作用下产生泥石流。
综上所述,在玉林市辖区所发生的地质灾害绝大多数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修路或建房削坡是诱发滑坡、崩塌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大流量、大降深抽取地下水是诱发岩溶地面塌陷发生的主要原因。
四、玉林市2004年汛期区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玉林市气象局预测、预报资料,玉林市2004年汛期(4-9月)降雨趋势为正常略偏少年景,总降雨量为1000-1300毫米;其中前汛期(4-6月)降水略偏少,总降雨量约为500-600毫米,后汛期(7-9月)降水正常略偏多,总降雨量为550-650毫米。雨季开始期偏迟,约在4月中旬;结束期正常,约在9月下旬,汛期内有2-3个热带气旋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市,局部有风涝灾害天气出现。由于降雨是诱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故5-8月份将是导致地质灾害的高发时段,预计2004年我市地质灾害主要以山体滑坡、崩塌、岩溶地面塌陷为主,其次为泥石流、地裂缝。
根据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以及各县市地质环境条件,将以下区域列为地质灾害易发区段。
(一)玉林至兴业、玉林至岑溪(324线)一级公路,玉林至博白(20122线)、陆川马坡至盘龙、北流至宝圩二级公路,北流清水口至宝圩(20121线)三级公路,以上公路高陡人工边坡路段将是滑坡、崩塌发生的易发地段。
(二)福绵管理区沙田镇、樟木镇、成均镇;兴业县北市镇、小平山镇、洛阳乡、博爱乡;博白县双凤镇、永安镇、那林镇、江宁镇、水鸣镇;陆川县平乐镇、沙坡镇、横山乡、月垌乡;北流市平政镇、六靖镇、白马镇、六麻镇、隆盛镇;容县杨村镇、黎村镇、六王镇、浪水镇等,以上地段多为花岗岩、碎屑岩分布区,山坡自然坡度较陡(一般大于25°),坡残积层厚度大,结构松散,且由于山多平地少,村民多沿坡脚挖山建房,形成高陡人工边坡,因此易产生山体滑坡、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