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1、严格保护耕地,努力培肥地力。实行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要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加快实施生态农业和精准农业,发展保护性耕作;继续深入搞好“沃土工程”,尽快建立全市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努力培肥地力。
2、加强水利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在继续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江河治理,搞好渠道防渗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大力兴建和及时修复中小型水利设施,推广节水灌溉,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对农民兴建小型水利给予适当补助,重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强“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强用水管理,治理水土流失,努力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
3、推进生态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加快推进退耕还林、珠防林、绿色通道、森林生态效益补助、生态能源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建设高标准农田营造良好的生态屏障。退耕还林工作要与山区综合开发、水土保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绿化美化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生态能源建设要全面实施农村生态家园“一池五改”,建设农村美好家园。要及时兑现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助,稳步推进林产工业,培育后续产业,维护农民利益。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努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加强野生动物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工程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持续提高自然保护区林农生活水平。
4、狠抓农产品加工,开拓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强规划指导和协调,并在“玉贵走廊”率先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形成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为主的食品加工体系,以林板、林纸、林化为主的林产加工体系,以地产中草药精深加工为主的中药加工体系等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提高集聚和示范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引导市内外工商资本、民间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开发我市优势农产品,鼓励农民以土地、技术、劳动力入股或参与经营。依托现有优势农业产业带,搞好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产、加、销互动。加大改革开放,重视国际营销人才引进和培育,积极创新流通方式,加快农产品信息平台和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发展经纪人代理、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连锁配送等流通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打造“十强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构建完善龙头企业与农业行业协会及农民的利益紧密型共同体,增强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要着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宣传,打响玉林市特色品牌。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