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糖业生态示范产业有利于对区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为重大项目建设腾出环境容量空间。目前我区部分糖厂规模小、布局分散,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污染治理成本高、效率低。特别是制糖生产主要集中在秋冬枯水季节,结构性污染十分严重。糖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英文缩写cod,以下同)排放约占全区cod排放总量的78%,严重制约了其他新增工业项目的建设。通过发展糖业生态示范产业,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制糖生产结构性污染问题,而且为重大项目建设腾出环境容量空间,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发展广西糖业生态示范产业的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建立集约化生态农业为保障,以发展规模制糖为途径,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推动我区制糖工业生态链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把依法治理环境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按照循环经济理论的要求,促进企业组织优化与集成,使企业间建立起物流循环利用渠道和机制。通过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技术支持,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糖业的综合利用水平。
三、发展广西糖业生态示范产业的目标
力争到2008年初步建立起我区比较完整的制糖工业生态链系统,制糖规模稳步提高,蔗渣造纸初具规模,废糖蜜利用形成体系,其他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糖业生态示范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充分显现。
实现由传统依靠扩大种蔗面积的增长方式向以提高甘蔗单产和糖份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甘蔗良种率达到100%,亩产量由目前的4.5吨提高到6吨以上,糖份由13.5%提高到14.5%以上。
形成以新型制糖产业、蔗渣与纤维板产业、生物工程产业、食糖深加工产业、生态农业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集成的糖业产业集群。
通过提高单产、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向新兴糖业产业转移等途径,实现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种蔗直接收人与间接收入比例达到1:1。
保持全区产糖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蔗渣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废糖蜜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糖蜜酒精废液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制糖与综合利用产值比例达到1:1。
实现制糖工业经济总量比2004年翻1番,其中制糖与综合利用产值300亿元,实现利税40亿元。
制糖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甘蔗制糖业》二级技术以上要求,蔗渣制浆造纸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二级技术以上要求,全区糖业企业cod达标排放率达到100%,cod排放量减少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