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玉林市委员会、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桂发[2004]29号),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迫切需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艰巨而长期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只有切实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本领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才能不断巩固和增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确保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目前,我市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200万人。这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牵动千万家长的心,涉及千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开创我市更加美好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许许多多家庭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我们一定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对国家对人民切身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三)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应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他们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条件,同时腐朽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不可低估;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及网吧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的快速发展,含有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传播,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未成年人的发展空间,但社会上某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不良现象以及“黄赌毒”等社会公害,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也存在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等等。这些突出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广大群众迫切要求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全面把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