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共服务设施
村庄要设有村庄服务管理、文化娱乐和体育等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按每千人1300~1500平方米计算。
(6)绿化与环境
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经济和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树种。绿化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原有的植被、水体等自然环境条件,原有的大树、古树应予保留。人均绿地指标不应低于1.5平方米。
房屋立面应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或改造,创造和谐统一的村容村貌。
设置有卫生公厕和固定垃圾收集点。
2、乡镇
乡镇的规划和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重点是完善总体规划,扩大规模,健全功能,改善面貌,树立新形象。具体要求如下:
(1)配合通道经济带的建设要求,与时俱进,高起点编制完善乡镇总体规划和旧街区改造规划,做好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改造的基础工作。通道沿线所有乡镇总体规划及改造规划必须在2004年6月份以前完成。
(2)在规划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和建设部有关小城镇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加大建设投入力度,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小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
(3)对原有老街区实施统一改造,主要包括街道立面景观改造和完善市政道路、供排水、绿化、环境卫生等设施,做到统一规划设计,从根本上改变脏、乱、差的面貌,树立通道小城镇新形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通道村镇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考核内容,主要领导要亲自抓。
2、成立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要求成立由县(市)、区党委、政府牵头,计划、财政、建设、土地、交通、公路、水利、文化、卫生、林业、农业、电力、电信和文明办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协调机构,强化协调组织工作,保障整个工作正常进行。
3、落实规划设计经费。为使前期规划工作如期完成,对于村镇规划设计所需经费,各县(市)、区财政必须予以保障。
4、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村镇建设改造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同时对群众的传统观念,思想意识会有一定的冲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发动群众,消除阻力。
5、加强监督和检查,保证通道村镇建设工作得到切实落实,如期完成。市政府成立专门的督查组,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规划、建设或改造的进度和力度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