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玉林市委员会、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通知

  7、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以“三田”建设、生态富民小康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果工程建设等重点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场(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重点搞好良种良法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切实抓好150万亩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25万亩智能化精准施肥技术、20万平方米蘑菇二次发酵技术、6.5万亩水果套袋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实施养殖业良种化工程,力争优质瘦肉型猪出栏比重提高到55%,杂交配种母牛65000头,使良种牛存栏比重提高到23%,优质家禽比重提高到85%。继续加大绿色证书等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二)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拓展农业外部增收渠道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自治区和玉林市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农产品分级、包装、加工、营销、品牌打造等环节的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产业化经济风险保障体系,进一步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做长做强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从2004年起,各级政府要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服务。同时,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自治区和玉林市关于鼓励外商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市外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我市农业产业化开发,扩大龙头企业的群体规模和农产品出口。
  2、大力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依托优势农林产品产业带、产业区建设,搞好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布局。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政策等,鼓励和引导农村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扶持一批优势农林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特别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精深加工企业和以速生丰产林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推进农林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林产品增值,带动农民增收。
  3、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结合生态富民小康示范村、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力度,拓宽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门路,增加农民收入。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