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加快亚热带水果、优质稻、中药材、食用菌、酸料原料、大蒜、秋冬蔬菜、蚕桑以及速生丰产林、名优花卉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带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市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竞争力。
4、加快“玉贵走廊”建设。加快“玉贵走廊”建设步伐,加速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是抓好“一个体系、一个中心、四项工程、四大基地、七大生产带”的建设工作。“一个体系”是指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一个中心”是指农产品物流中心;“四项工程”是指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程、放心菜工程、生态家园工程和农业基础建设工程;“四大基地”是指生态养鸡基地、生态养猪基地、生态养牛基地和生态养鱼基地;“七大生产带”是指玉州、福绵10万亩大蒜生产带,兴业5万亩酸料原料生产带,兴业、北流20万亩优质谷生产带,福绵、兴业、玉州6万亩中药材生产带,北流300万平方米食用菌生产带,玉州、福绵、北流、兴业2万亩花卉生产带,北流、容县、兴业30万亩优质水果生产带。
5、加大“三田”建设力度。结合玉林实际,重点抓好“吨粮田”和“万元田”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吨粮田”建设要以推广优质品种、先进种植模式和节本增效生态技术为重点,突出抓好优质“吨粮田”建设;重点抓好优质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万元田”建设项目。今年全市要力争完成“吨粮田”200万亩、“万元田”30万亩的任务。
6、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在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建立主要农产品尤其是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大力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全面执行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的有关规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投入,今年种植业方面力争创建3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 6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8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个、产品认证4个、认定面积10万亩以上,建立健全玉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20个农产品安全检测流动工作站;养殖业方面推广无公害畜禽标准化生产规模要扩大到出栏肉猪230万头,出栏家禽2900万羽,争取有30家养殖企业获得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5家企业的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