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片养点。在实施成片联网开发的同时,对一些偏僻分散的自然村要做好规划,分步实施,并通过成片联网开发取得的收益来扶持分散点的建设和维护,形成点面结合,调协发展的格局。
(四)明晰产权,理顺体制。
1、明晰产权。“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由国家和自治区政府拨款形成的资产归自治区网络公司,市、县配套资金形成的资产归市、县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由自治区、市、县(市)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负责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转。
2、理顺体制。乡镇网络资产,以行政、经济等措施整合到市、县(市)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管理部门,然后按桂政办发[2004]169号文件要求,整合进入自治区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实行垂直领导,人员、经费统一纳入区公司管理,形成以市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为中心、乡镇有线电视站为基础、村广播电视室为依托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体制,为“村村通”达到“长期通”提供组织和技术保证。玉州、福绵两区的乡镇网络资产整合,由玉林市广播电视局具体组织实施。
(五)多种渠道,筹措配套资金。
根据国办发[2004]60号和桂政办发[2004]169号文件精神,“各市、县政府要把新增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和‘返盲‘行政村恢复通电视工程建设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村村通‘工程,中央和自治区核定给市、县‘村村通‘建设补助资金后,地方所需的‘村村通‘建设资金仍有缺口的,由市、县政府负责配套解决”。经初步预算,我市要完成1250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的任务,需要投资2500万元,除中央和自治区补贴的建设资金外,缺口1062万元,主要通过如下渠道筹集解决:
1、市财政局在玉林市广播电视局2005年部门预算中适当安排玉州区、福绵管理区“村村通”建设部分专项配套资金。
中央、自治区、市县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县、乡、村成片联网和进入村屯的干线网络建设。
2、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向农村有线电视用户一次性收取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入户建设安装费用,解决村屯有线电视光点至用户的建设投入费用。
(六)规范收费,长效运行。
按物价部门批准的农村广播电视收视维护费收费标准,收取农村有线电视维护费,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用于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管理和设备更新改造,以确保“村村通”、“长期通”目标的实现。
(七)建章立制,规范操作。
实施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资金数额巨大,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办法,务必做到专款专用,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1、建立专户管理制度。承担项目建设的市县广电部门都要设立 “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资金专户,并单独建立帐薄进行核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