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地震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发布的四个地震方面的条例,对本市的地震监测台网和群测群防工作实行行业管理,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加强地震灾害预防工作,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启动应急预案的细化方案》把责任落实到人;认真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在学校和人员聚集的场所进行防震、避震、自救和互救等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十二)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1、完成了机构的组建和完善,积极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市场专项整治。共检查药品批发企业32家次,药品使用单位2338家次,立案281起;受理群众举报投诉23起;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42份。检查医疗单位210家,限期整改5家,立案查处6家。认真开展精神药品监督管理专项检查。
2、以gsp、gmp认证为中心,加强行政监管工作。辖区内河丰药业有限公司小针剂车间已通过gmp认证,河丰药业有限公司其他剂型的车间、广西富源药业有限公司和济民制药厂已基本完成gmp改造,目前正处于设备调试和认证申报准备阶段。广西润达制药有限公司和河池化工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gmp改造也正在紧张地进行中。
3、规范零售药店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审批工作。受理开办药品零售药店49家,发放《药品经营许可证》121家,办理了45家零售药店变更。加大农村药品市场监督,查处案件441件。
(十三)妇儿工委工作
召开了妇女儿童议事会,抓好“两纲”的宣传,印发宣传资料61200份、张贴标语1260条;抓好《规划》的监测统计评估,做好接迎区妇儿工委实施规划督查组对我市的督查;组队参加广西第二届妇女运动会,29名运动员参加7项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十四)联系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1、世界长寿之乡-广西盘阳河长寿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项目。项目可研已编制完成;区计委已下达投资1382万元,其中安排国债资金补助1200万元;年度工程初步设计已获准批复,项目施工设计已完成,交通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程正开工建设;建筑工程部分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
2、宜州刘三姐民俗风情苑项目。完成下枧民俗表演场建设,面积3600平方米,投资55.5万元;建成下枧景区停车场、景区漫步道、景区旅游码头等基础设施。
3、市民族图书馆建设项目。完成工程投资280多万元,完成孔桩砼浇筑。
4、河池学院建设。体育馆建设已完成投资100万元,完成全部桩基础土石方开挖;科技楼教学楼建设项目已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立项及申请投资资金;图书馆建设项目已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立项及申请投资资金。
七、黄卫革副市长
(一)经贸工作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第二产业比上年增长7.97%,未能完成年初提出的“力争增长10%”的目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32亿元,比上年增长9.93%,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03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0%的目标。
1、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企业体制创新,重点抓好市直20多家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拿出了24家企业的改制方案,起草了有关改制的5个配套文件,已经正式下发执行,指导、帮助2家企业完成了改制并运转,实现了年初的任务;1家企业改制方案再次报市政府审批(市服装厂);1家企业改制方案正在制定(广轴);1家企业改制进入清产核资、资产审计程序(宜州内燃机厂);3家企业用土地资产安置职工完成(东氮、宜冶、二棉)。
2、切实抓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组建矿业集团,启动南丹尾砂矿综合开发利用和大化铝土矿开发利用,努力实现重点行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新突破。全市20项重点技改项目完成了11项,其中河丰药业技改12月2日竣工,河化集团15万吨高浓度npk三元复合肥生产线于12月28日成功试机、试产;南丹尾矿回收综合利用工程前期工作完成上报自治区待批;大化铝土矿资源勘探与开发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南丹八步高新材料开发区项目部份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并进入评估阶段,南方冶炼厂6万吨电解锌项目已进园区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500万元;大厂矿区矿业规划与开发项目已完成开发方案,报自治区待批。只有广西德胜铝厂铝板带材生产线改造由于市场及投资合作方的原因,未能按计划实施。城区工业园区已经启动,完成了规划任务。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1、全面完成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94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33万人的112%;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373人,完成任务的106%;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4.3%,控制在4.5%的计划控制目标内。
2、确保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100%。全市年初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有1875人,到年底减少到382人。全市登记的城镇失业职工5145人全部按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和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3、各项社会保险工作。养老保险: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6097人,完成7.6万人任务的100.1%;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9714人,完成12.5万人任务的103.7%。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7826人,完成13.5万人任务的109.5%。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已经构建。
(三)联系部门工作
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完成5747.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5.5%,比上年增长12.1%;业务收入完成5205万元,完成年计划103.07%,比上年增长8%。2003年,河池市电信分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58万元;本地电话交换设备扩容488623门,净增电话用户95400户,宽带业务用户10000户。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开通了小灵通业务。石油、食盐保证了供应。
(四)联系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1、德胜铝厂铝板带材生产线技改工程由于市场及投资合作方的原因,未能按计划实施。
2、河丰药业改建工程于12月2日竣工。
3、南丹尾矿回收综合利用工程完成上报自治区待批,未能实施。
4、河化集团15万吨高浓度npk三元复合肥生产线于12月28日成功试机、试产。
5、大厂矿区矿业规划与开发项目已完成开发方案,报自治区待批。
八、战明国副市长
(一)矿山开发
南丹大厂矿区开发方面:坚决贯彻执行自治区党委、政府“一个主体,几个公司,当地注册,就地纳税,资产入股,让利地方”和“一把锄头挖矿”的原则和方针,年内先后3次分别带领有关人员到北京向国土资源部汇报情况和反映相关问题,争取国土部支持大厂矿区的开发工作。《南丹县大厂矿区矿业秩序整治及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已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待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通过并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大厂矿区的全面开发工作即可尽快组织实施。目前,大厂矿区的拉么、茶山、五一等国有矿山企业已按国家及自治区的整改要求和标准进行全面整改,并通过了市、县两级和自治区级的安全评估验收,正在等待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复产。
环江北山矿区开发方面:年初组织环江县及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北山矿区ⅰ3、ⅲ矿体0~25线内的16个持有合法开采证照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论证,按照自愿重组的精神,以一个自然矿体组建一个采矿主体为原则,将16个采矿企业重新组合为两个采矿主体:ⅰ3矿体0~10线,由环江县化达总公司牵头组建新的采矿主体即环江县锌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ⅲ号矿体12~25线,由环江县乡镇企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建新的采矿主体即环江县新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加上北山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开发的ⅱ号矿体,使整个北山矿区成为三个采矿主体在规定的矿权范围内独立进行开发的格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三次矿山安全生产审批办公会议通过,年内北山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在资源新区的开发工作进展良好,共完成采矿量14万余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0.64%。环江锌源和新发两个公司也相继完成整改工作,并顺利通过市、县两级和自治区级的安全评估验收。
煤矿开发方面:全年共有23对井通过市县两级安全验收,并有21对井通过自治区级安全验收,基本具备恢复生产条件。
其它矿山开发方面:大化铝土矿开发工作进度加快,勘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凤山金矿开发工作也有新的突破,目前已与山东开发商达成开发意向。巴马县矿产开发工作不断深入,钛、铁、石英硅、滑石等矿产开发初具规模。此外,罗城、宜州、金城江等县市区的矿业开发工作都有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