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产畜牧工作
1、2003年全市肉类、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6万吨、2.9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17%和6.09%,牛、羊、猪、禽出栏数分别达到24.18万头、68.57万只、267.44万头、1975.04万只,同比分别增长9.11%、4.08%、2.0%、6.00%,牧草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同比增长40%。其中西南出海通道高效农业示范带万亩种草养畜示范项目完成种植牧草2.384万亩,配套养牛2.25万头,羊2.2万只,鹅4.25万羽,实现牧业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3.05%,渔业产值2.17亿元,同比增长6.89%。全市农民渔牧业总增收15051万元。
2、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推行防疫灭病双轨制,生猪防疫密度达90%(以防猪瘟为主)。市水产畜牧局被评为全区水产畜牧系统先进单位。
(四)农机工作
1、抓好全市乡、村、屯道路的拖拉机交通安全工作,从源头把好安全关,不准超标车入户,严禁无牌无证车上路行驶,严禁拖拉机违章搭人,扼制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发生,责任范围内的事故率、死亡率分别为1.25‰、1.49‰。
2、对农机生产、销售和维修网点市场进行监管,治理整顿无牌、无证等非法生产、销售和维修市场,农机产品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3、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全市完成农机生产经营服务总值9.465亿元,占全年任务101.04%,其中农机总作业值9.396亿元,占全年任务101.04%,农机经营服务总额687.48亿元,占全年任务101.1%,农机作业纯收入4.2601亿元,占全年任务100.24%,农机作业服务为农民人均创收131.07元,人均比上年增收9.23元;完成机犁机耙面积156.79万亩,占全年任务103.15%,动力机械脱粒面积110.5万亩,占全年任务102.22%;完成农机技术培训13659人,占全年任务104.27%,其中常规培训1706人,完成任务的106.63%;完成拖拉机年检9828台,占全年任务113.3%,驾驶员年审8119人,占全年任务100%;完成机械化肥深施99.315万亩,占全年任务101.19%,推广节水技术3.032万亩,占全年任务101.07%;甘蔗深耕深松22.427万亩,占年任务101.92%。
(五)供销工作
1、全系统实现商品购进总额3100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28280万元的109.7%,比上年增长18.44%,其中农副产品收购5374万元,完成年任务3960万元的135.71%,比上年增长46.51%。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3161万元,完成年任务29470万元的112.52%,比上年增长21.5%。全系统盈亏相抵后亏损32万元,比上年减亏99万元,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总体实现减亏20%的目标。费用水平14.7%,与上年度持平。
2、继续加强社员股金清理整顿工作,社员股金的后续清理整顿工作成效显著,股民情绪稳定,没有发生重大的股民集体上访事件和突发事件。市供销社荣获全区供销社农业经营和经营网络改造工作三等奖。
(六)乡镇企业
1、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239416万元,同比增长10.44%;实交税金33428万元,同比增长10.37%;农产品加工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3.04%。
2、以项目为载体,狠抓招商引资,全年完成招商引资总额3.18亿元,同比增长51.34%,其中到位资金1.58亿元,同比增长62.10%。
3、认真抓好我市乡镇企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宜州市德胜镇北方庙工业园区和南丹县大厂镇工业小区通过了自治区级乡镇企业示范区的初审。
4、认真抓好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市有22家乡村集体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了产权,转变了机制,完善了管理。
(七)扶贫开发工作
1、完成了2002年度9个科技扶贫示范项目的建设任务。2002年度自治区下达我市的科技扶贫示范项目补助资金700万元,到位资金700万元,完成项目投资1125万元。
2、全面完成2002年度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2002年度我市共获得财政扶贫基础建设资金4294万元,项目实施的完工使全市253个村356个屯14727户农户64064人解决了行路难、65个村137个屯7596户农户39375人解决了饮水难问题;如期完成2003年度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上报和实施,共获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3290万元,目前项目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工程完工后将解决29461户133538人行路难、2290户11637人饮水难问题,沼气池建设项目直接使11558户51735人受益。
3、2003年我市扶贫项目立项申报财政扶贫资金14220万元(不包括自治区下达的市内跨县异地安置建设项目缺口补助资金6830万元),已到位13770万元;争取自治区扶贫信贷资金9200万元,其中小额信贷资金2500万元,共完成扶贫贷款6154万元。
4、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通村四级路建设项目目前已到位资金6840万元,已动工157条7415公里,完成总投资7149万元,完成土石方709万立方米,完成路基704公里。
5、2003年我市完成小额信贷投放945.7万元,资金累计加收率达85%。
6、全市11个县(市)、区县内异地安置场点已完成了移交当地乡镇政府管理工作,市内跨县的都安、大化、东兰三县移民也于9月底前移交给环江县人民政府管理。
7、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广东省及东莞市计划帮扶与经贸合作协议资金78166.5万元,到位资金4462.2万元,其中无偿帮扶资金到位1812.2万元(广东省财政拨款650万元、东莞市财政拨款580万元);根据协议,东莞市全年计划出资450万元援助我市建15所中小学,实际援建了18所,到位资金546万元。
(八)粮食工作
1、认真抓好粮食购销工作,为维护全市的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全市全年粮食购销总量20195.2万公斤(贸易粮,下同),比上年增长71.5%。完成自治区下达购销总量13200万公斤任务的153%,保障了退耕还林、军供、库区移民、救灾救济以及市场粮食供应。按规定做好退耕还林粮食的供应工作,全市验收合格已发证面积413700亩,按实际发证应供应原粮6205.5万公斤,实际供应原粮6201.9万公斤,实际供应占应供应99.94%,全面兑现完成供应任务。通过退耕还林粮食供应,使农民增收6600万元以上。
2、认真抓好粮食仓储管理工作。储备粮管理达到“一符三专四落实”和“一符四无”的要求,完成春秋两季的粮油安全普查,“四无”仓容、存粮、单位均达到100%。2003年全面完成各级储备粮的轮换、储备任务。
3、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推进我市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改革的步伐。
4、全市粮食企业发生亏损356万元,同比减亏398万元,减亏幅度达52.78%。市粮食局被评为全区粮食统计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广西粮食系统招商引资项目暨粮油产品展示会一等奖。
(九)气象工作
1、完成河池新一代天气雷达选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等工作,并通过自治区计委的批复同意,明确了项目资金来源、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项目目前已进行初步设计、公路勘探、征地等工作。完成了河池、都安、凤山等气象自动观测站建设和罗城雷达雨量校准站建设,河池气象站迁址报告已得到中国气象局的批复同意,并在南桥附近的向阳坡征用了4853平方米土地作为新址用地。
2、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办法》,提高了防雷减灾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联系重大项目完成情况
1、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建设超额完成任务,取得阶段成果。累计完成投资6.21亿元,占投资计划的31%。共开工建设项目60615个,占自治区下达项目总数的80.5%,已竣工项目54687个,占项目总数的72.63%。
2、高效农业示范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共调整种植各类作物面积16.26万亩,占8万亩任务的203.3%,养殖特色鹅1.5万只,占1万只鹅饲养任务的150%。预计完成总产值18592万元。
3、完成以退耕还林为主的营造林52万亩,占任务的100%。
4、桂西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完成投资7867.675万元,项目区266个村6.55万户25.5万人受益。
5、桂西北现代农业实验区建设进展顺利。据统计,2001年至2003年底,累计投资达7082.5万元(国债185万元,地方配套466.2万元,自筹6431.3万元),其中2003年累计投资4243万元,实施项目面积达9600亩。
五、谭三川副市长
(一)公安工作
1、紧紧围绕重大事件、重点人员、重要专案以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苗头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密切掌握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了的动向。按照“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总体要求,积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强化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监控,年内没有发生“法轮功”人员进邕进京上访闹事或到外地串联事件。
2、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巩固严打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