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房改工作
南丹、宜州、凤山、大化、都安5个县行政事业单位已实施了住房补贴,发放补贴共有99个单位,发放补贴共425.17万元;全年共建房1803套18.42万m2。市房委会已经全部审批11个县 (市)乡镇房改方案。全市165个乡镇有72个乡镇已开始进行房改试点工作;全市共有8个县(市)、区开放已购公有住房交易市场,已购公房上市交易1287套,交易面积10.04万m2。市直单位已建立个人住房档案13687套,占应建立个人住房档案97.82%;成立了河池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做好原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资产、人员编制冻结与资产清理审计工作。市直归集其他住房资金(含售房款和集资款)4524万元。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8372万元,其中,市直归集4275万元,超额完成自治区年初下达给我市的7000万元任务。
(七)档案工作
市档案局、金城江区、宜州市、南丹、都安、凤山县档案馆(局)共收集具有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非涉密的现行文件资料35008件,建立了检索工具,落实了接待人员,并对外开放。全年共接收档案进馆19445卷,图书资料5368册,印章325枚,照片3158张,录音带68盒,录像带18盒,实物档案4件。共编写各种检索工具289套,编写史料17种3706万字。举办了2期档案人员培训班,并组织档案人员参加全区持证上岗考试,推广使用“gd2000”档案管理软件。全市共举办有关培训班9期,参加人数362人。市、县(市、区)直单位使用gd2000档案管理软件录入文件目录达83.6%,超额完成任务。
(八)地方志工作
成立了河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全面开展《河池市志》资料征集工作。指导、督促各县(市)、区续修地方志。督促环江、巴马、凤山三县抓紧完成第一届修志扫尾工作,推动其余县市启动续修工作。全年编撰出版《中共河池地区党史大事记》(1949~2002)一书40万字,《河池市概况》一书60万字。
(九)信访工作
共查办信访案件108件,其中自治区交办30件,到期应结28件,已结28件,结案率100%;自立案78件,到期应结案78件,已结案78件,结案率100%。
(十)驻外工作
组织审计、纪检、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原北海办事处的资产、财务进行全面审计、清理;驻外机构调整工作顺利开展。
(十一)机关事务管理工作
制定了市行政中心,市直机关一区、二区办公住宅,固定资产,安全保卫,清洁卫生等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市行政中心和市直机关办公、生活区各项事务及固定资产、物业的管理;市人大、政协办公楼工程项目上报自治区计委立项获批准。完善了市政中心消防系统的建设。抓紧协调金城江区政府办理移交市政中心办公楼的各种资料、房屋产权等。抓好“两区一中心”路灯、电梯、水道、卫生、排污管沟以及路道等公共设施的修缮、管理。抓好市政中心和一区机关食堂的经营管理。
(十二)纠风工作
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加强对公路“三乱”和中、小学乱收费专项治理。县级以上医院参加招投标采购达100%。全市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总金额4200万元,占医院购药总金额的50%。取缔非法药品生产、经营户15户,清理销毁假劣和过期药品、医疗器械总案值26.36万元。全年全市共减轻中小学经济负担2800万元,制止强行征订教辅材料和降低教材价格减轻学生经济负担136.7万元。全市查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乱收费信访举报14件,涉及金额55.212万元。落实“一项制度、八个禁止”,开展“查基层单位、查薄弱环节、查突出问题”治乱减负“三查”活动,继续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监督机制,对部门进行行风民主评议,加强了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
(十三)财政和审计工作
协助市长抓好财政、审计工作。全市财政收入16.64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11%,同比增长200万元。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50145万元,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17858万元,一般预算收入98475万元。
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344个,完成年度审计项目计划257个的133.85%,其中,完成国家审计署、自治区审计厅项目134个。查出违规金额21713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23691万元、损失浪费金额224万元。
(十四)工商工作
积极推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并取得进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9.7万户,从业人员13万多人,注册资金9.77亿元,分别增长6.05%、7.12%和8.2%;民营企业发展到1955家,雇员13.8万人,注册资金22.5亿元,分别增长23%、17.2%和6.9%;全市各类企业发展到6820户,注册资金达41.5亿元。
(十五)税收工作
国税工作。国税系统共组织各项税收收入72516万元,完成自治区国税局调整任务的100.72%。其中“两税”入库67537万元,完成调整任务的102.95。
地税工作。全年共组织收入6.30亿元,同比增收1571.90万元,增长2.71%,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5.86亿元税收任务。
(十六)金融工作
截止12月末,辖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9.59亿元,比年初增加11.92亿元,增长9.34%;各项贷款余额83.46亿元,比年初增加7.50亿元,增长9.88%;现金净投放9.12亿元,同比增加0.65亿元。
(十七)联系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1、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超额完成任务。所有重大项目均已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21亿元,占投资计划的31%,除二级路项目外,实际完成总投资计划的59.3%,共开工建设项目60615个,占自治区下达项目总数80.5%,已竣工项目54687个,占项目总数的72.63%。
2、河池支线机场建设项目取得新突破。项目总投资39303万元,2003年立项呈报及建设前期工作任务全部完成。国家发改委已把河池机场列入国家计划投资建设盘子。自治区已同意承诺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其中河池市负责征地拆迁2000万元),自治区发改委已具文呈报国家发改委。机场建设前期所需的气象观测、地形测绘、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物探任务已按期完成。
3、德胜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整体推进。⑴2003年已落实国债资金1400万元,累计获国债资金3900万元;银行贷款正在办理当中,垃圾处理费收费方案已通过听证会,市政府已批复(尚未开征)。⑵管理区综合楼主体工程已竣工,装修已完成70%;堆肥厂基础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2540万元。⑶垃圾收运系统项目建议书自治区计委已批复,正在开展可研。
4、以工代赈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以工代赈项目,区计委批准总投资为1.3803亿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7883.7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919.13万元,截至12月31日止累计完成投资7589.9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96.3%。
5、市金城江区第五污水处理厂。截至12月31日止,市国土资源局已下达土地征用用地预审复函,土地征用手续正在抓紧办理之中;广西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已编制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通过区环保局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广西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审,区计委已审批;已完成厂址建设地质灾害性评估工作。
三、李 明副市长
(一)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
1、全市去年共开工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小项目182项,预算总投资15.65亿元,已完成投资8.8亿元。
2、制定和出台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规范城区建房等14个政策性文件,使城市建设规划工作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3、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进展。⑴编制完成了河池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⑵完成了城东、城西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金城江农贸市场片区、金城江剧场片区、被服厂片区、二棉小区、铜鼓广场、文化广场等修建性详细规划;⑶组织开展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⑷完成了环江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初步方案,大化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已通过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南丹县城区总体规划和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正在上报和组织评审,在抓好宜州总体规划实施的同时,积极做好城西经济开发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都安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⑸宜州的德胜、怀远,金城江区的河池、九圩,环江的洛阳、思恩等乡镇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⑹完成了大化县19个乡镇小康文明示范村的规划选址和7个小康文明示范村规划设计工作;⑺完成了天峨县龙滩库区18个移民安置点的规划设计任务。
4、树立城市经营新理念,加大城建项目招商力度。组建市土地储备中心,在市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土地市场化运作,为城区建设项目筹措到1500万元资金,加快了城区项目建设进度;在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暨广西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与区内外投资商签订了9个城区开发建设项目的投资意向书,签约投资额9.39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