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桂林市委员会、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意见

  (二十)加强以信息为主的流通服务。要抓好农产品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发挥供销社沟通市场和农户的桥梁作用,在农业优势产区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站,使农村网上销售等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筛选一批重要农产品集散地(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建成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努力在全市范围建设高效率的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凡在我市范围内运输稻谷、水果、蔬菜、畜禽、水产等优势农产品的车辆,市属公路收费站一律免费通行。积极组团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优势农产品,扩大知名度。积极申报农产品原产地认定,恢复规范市级名牌农产品评定工作,对具有一定商品规模的名特优农产品统一商标注册。
  十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继续推进桂林城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和各县城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抓好大中型及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提高水利工程防洪及供水保障能力、推进以渠道三面光防渗为主要内容的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努力实现农业节水高产。坚持把解决人口饮水困难作为农村工作的大事来抓,积极推进规划项目的实施。牢固树立常年抗灾意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抗灾能力。
  (二十二)加强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坚持把农村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抓好退耕还林工作,搞好植树造林和荒山造林,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不断探索应用农村新型能源途径,2007年农利沼气入户率达到50%;积极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抓好全州、资源、灌阳三个试点县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三年基本实现、五年全面完成乡乡通等级油路和村村通年”为目标,加快县际公路、通乡油路、通乡等外路改造和通村公路建设;坚持建管养并重,继续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动员社会力量,加快农村电源电力、通讯、广播、电视、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 二十三)加强农业机械化装备建设。要积极探索新的投入机制,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通过联户、联村等办法,实行股份合作筹措农机化建设资金,加快农机具的更新和改造。扶持农机专业户,鼓励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买新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功率在20 千瓦以上并直接为农业生产农民增加收入服务的,由市、县区财政分别给予15%、8%的补贴。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