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百色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

  (三)以职业技术学校为基地,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乡(镇)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为广大农民“下山进城入谷”服务。要实行多样化、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教育部门所辖的职业学校、成人文化中心校,每年要完成对全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60万人次以上。
  (四)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有效载体。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示范场所、科技推广基地等多种资源,鼓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和支持农村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政府有关部门和乡、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划拨土地作为学校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场所。具体实施办法由市教育局会同市农业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制定。
  (五)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吸引外资举办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投资多元化。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对办学条件不足、质量不高的薄弱学校,以及闲置的国有资产,经当地政府批准,进行资产评估后可通过保值出让、合作等办法,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职业学校。
  (六)认真实施“教育兴农金色项目”、“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传播项目”和“县级示范职业学校基地建设项目”。
  实施“教育兴农金色项目”。由市教育局、农业局、科技局、财政局以及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为农村培养致富骨干。要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办好中等职业学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扶持一批科技示范村,培养一大批毕业生成为科技示范能手,带动广大农民实现科技致富。通过“星火计划”、科技扶贫、科普计划的实施,加快构建农村科技培训体系和农民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技术骨干、基层科技管理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培训,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致富。
  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由农业、教育、劳动保障、财政、民政、公安、工商等部门共同参与,依托劳动力市场,以农村职业中学为骨干力量,充分利用职业学校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成立“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指导中心”,统一制定课程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搞好办学资源配置,严格执行凭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的制度。全市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每年接受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次左右,培训合格率达85%以上,实现劳动力成功转移10万人左右。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