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机构基本医疗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目前,我市农村卫生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乡村卫生人员技术素质不高,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差,不能满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为此,必须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健全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提高乡、村卫生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县(市)卫生防疫站项目建设的步伐,改善县(市)卫生防疫站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控专业队伍的建设,重点是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应急处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农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二是启动“示范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各县(市)区要按照《广西示范卫生院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实际,采取积极措施,每年抓好1-2所示范卫生院的建设,到2010年,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制定的建设标准。三是继续抓好乡镇防保所“四室”建设,2004年年底100%乡镇卫生院按要求和标准完成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要选择1-2个条件较好的乡镇卫生院进行“玉林市示范防保所”建设。四是按照自治区卫生扶贫规划,启动实施村级卫生机构建设规划,按规划建设村卫生所,使村级卫生机构业务用房达到50一60平方米,做到诊室、药房和注射室分开。到2010年,100%行政村达到“甲级村卫生所”建设标准。五是加强对乡、村两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卫生机构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广使用乡、村两级基本用药目录,规范进药渠道,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六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乡镇卫生院人员的来源和聘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缺编人员原则上要从卫生类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补充,不得擅自配备非专业人员。加强村卫生所乡村医生的监管和准入管理。
(八)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的特点与优势,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加强县级中医院的基础设施、专科专病建设,突出中医特色。鼓励乡镇卫生院临床业务人员学习中医并积极应用中医药技术为农民服务。在农村卫生机构中普及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使用中草药,降低医疗费用成本。到2010年,以县为单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达到90%以上,中医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25%以上,中医执业助理以上医师占执业助理、执业医师总数的20%。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