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府领导2004年度工作量化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通报

  2、加强矿山的治理整顿,全市共炸封非法窿道(井)562个,取缔无证采石场96个,烧毁工棚174间,撤出矿山设备44件,没收非法开采的矿产品2699吨,治安拘留14人。

  3、对全市行政区域内设置的探矿权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经查,除东兰县以外,全市有效勘查证共计126本,圈而不探的共11个探矿区,已建议区厅吊销其勘探许可证。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完成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全市共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检查45次,查出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30处,危及40328人的生命安全,潜在经济损失28467.95万元。有20处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亟待治理,对全市22处地质灾害或隐患点进行调查处理。

  (三)安全生产工作

  2004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075起,与去年同比下降6.68%;事故共造成501人死亡,同比上升3.09%。尤其是都安县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连续发生了3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直接导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没有通过自治区安全生产年度考核。都安三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整改工作的十条措施,市政府分工战明国同志代管交通安全工作。经过采取得力措施,以及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年底前再未发生一次死亡10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1、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开展10大事故隐患、道路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煤矿和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全市大部分乡镇设立了安全生产监管办公室,村委设立了兼职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市、县、乡、村四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正在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3、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生产月”的宣传工作,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做到了三个不发生:不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工矿企业及其他行业责任事故;不发生一次100人以上中毒事故;不发生一次1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责任事故。

  (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全市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商)品30类768种,立案626起,结案602起,结案率达96.1%,为企业和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63.54万元;为170个企业建立健全质量档案,帮助9个企业建立健全“三大体系”,与10个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与11个企业达成技术咨询服务意向,确定将河池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尿素等11个企业的16个产品作为2004年度广西名牌产品进行培育申报;推荐4个产品申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其中巴马香猪已获国家质检总局审查;检定计量器具27543台(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1426个样次,检验检测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952台(件),换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含年检)4119本。

  (五)供电工作

  供电量完成26.0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2%,完成目标的101.94%。售电量完成25.31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7%,完成目标的102.34%,全年上缴各种税金4723万元,同比增长14.97%。线损率2.87%,比年度计划目标减少0.38个百分点。供电可靠率达99.908%,同比提高0.236个百分点。电压合格率达97.42%。固定资产投资5800.96万元。

  (六)烟草工作

  全年累计销售卷烟85281箱,实现税利 5317万元,同比增加2399万元,增长82.12%。落实种植面积1.5万亩,收购烟叶2.6万担。

  (七)检验检疫工作

  1、积极推行分类管理工作,坚持和完善出口新产品预检办法,努力实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转变,年内受理预检28批,共检验锑锭6739吨。

  2、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龙滩电站进口设备的检验把关和服务工作,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年内检验设备4批,提供出证索赔资料对外索赔26.7万美元。

  3、严把出口检验质量关,维护国家利益,年内检验出口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共258批。

  4、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普惠政策,推行原产地标记保护工作。坚持疫情监测,抓好木质包装检验检疫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正式开展电子转单业务,全面完成电子报检、电子签证、电子转单建设,实现系统内报检员、报检单位的数据共享,为快速通关打好了基础。

  八、林德宏副市长

  (一)库区移民工作

  1、龙滩水电站天峨县库区。围堰区290米高程以下淹没涉及的4个乡(镇)、12个村、48个屯共1025户4422人已经按计划于4月30日前完成了“双百”任务:即100%搬到新点居住,100%拆除原址旧房,安全渡过了主汛期,确保了电站主体工程的顺利建设。全面完成围堰区19个移民安置点后续建设工作。

  2、岩滩水电站库区。完成库区移民房屋补偿遗留问题处理工作,补偿资金827.31万元。配合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岩滩水电站库区移民问题处理规划报告》。完成东兰县巴纳、拉平两个排涝工程任务。协调东兰县移民外迁宾阳县黎塘园艺场安置的房建工作。巴马县赐福中学二次搬迁基建已基本完成。做好库区移民的口粮补助工作,从2004年4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库区的生产安置人口的口粮补助由原来每人每月24.5元提高到31.5元,维护了库区社会稳定。

  3、乐滩水电站都安县库区。配合设计部门完成编制《乐滩水电站都安县库区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报告》,交由自治区移民局织组评审。完成《百旺集镇、拉烈集镇规划设计报告》,百旺集镇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已于去年10月18日开始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完成《百旺大桥规划设计报告》,并已经过评审。具体落实了外迁安置对象,已有681户2774人签订外迁安置协议。外迁安置用地得到有效落实,征用耕地3785亩,其他地类550亩。完成《就地后靠移民生产安置规划报告》,已经有57户淹房户动工建房,兑现了移民个人财产补偿费。

  4、中央直属水库。督促各县按照2002-2007六年规划积极开展各项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

  5、下桥水电站库区。下桥电站库区南丹、环江两县移民外迁点的土地征用手续已落实,安置点民房建设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通电、通路工程已全部完成。

  6、宝坛水电站库区。该电站陇或、坡甲水库淹没实物指标复核及权属分解落实工作已全部完成,移民点的基础设施、公路等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目前正进入施工阶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二)水利工作

  1、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水利项目竣工14623处,完成计划数14145处的103.38%。投入资金11292.4万元,占计划总投资8555万元的131.99%。建成防洪堤5.551公里,保护人口10.3万人,保护面积7.1平方公里;建成农田防护堤4公里,拦沙坝1座,封禁治理2000公顷,保护人口2.87万人,保护耕地1.88万亩;建成乡镇供水工程31处,村屯人饮工程109处,解决16.3万人10.46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建地头水柜1.4477万座,总容量87万立方米,解决1.82万亩旱地的灌溉用水问题;三个县的防汛调度指挥大楼已落成并使用。

  2、切实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建地头水柜21369座,总容量为128万立方米。完成地区水柜综合利用49个示范片。全年实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3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17万亩。全年建成供水工程177处,解决18.95万人的饮水困难,其中解决东巴凤三县农村饮水困难16.3万人。

  3、防汛抗旱并举,强化分级负责制和行政领导责任制。全年完成202座水库的安全认定和24座病险水库的安全鉴定工作,完成了1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

  4、加强小水电开发的管理工作,年内计划建设水电站8座,实际完成11座。

  5、加强全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全市完成水资源费征收240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90万元。

  6、水利工程管理和水利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作管理体制。全市有27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过自治区“五好”达标验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市本级及10个县(市、区)政府批转了水管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南丹等5个县(区)落实了财政供养人员。市政府及8个县(区)人民政府批转了《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市已组建成农民用水户协会86个并正常开展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