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府法制工作
1、1-6月,审查规范性文件25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9件,已审结9件,未结20件;出庭应诉5件次,其中3件维持,2件法院未审结;为全市行政执法部门400余人办理了行政执法证、委托行政执法证。
2、清理行政许可项目、规定、主体。1-6月,全市完成了25个单位的清理工作,法制办已对25个单位进行了初审。
(四)处纠工作
积极做好案件的分流调处工作,重点抓好大案要案及突发案件的调处,切实做好督办纠纷案件的调处工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1-6月,全市共发生土地、山林、水利“三大纠纷”案件693起,调结421起,调结率60.8%;全市“三跨”案件35起,调结11起,“三跨”案件调结率29%;全市历年积案56起,调结37起,调结率66%;避免群体性械斗37起,挽回经济损失3542万元。
(五)交通工作
1、东巴凤大会战项目情况
----二级公路建设情况。到6月底止,五圩至九圩公路完成工程投资3590.8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70%。九圩至东兰公路完成投资8343.54万元,完成总工作量的65.1%。巴马至田阳公路(巴马段)已完成投资2131.6万元,完成总工作量的42.4%。东兰至巴马公路完成投资5023.8万元,完成总工作量的39.1%。凤山至巴马公路完成投资6632.1万元,完成总工作量的41.6%。
----县际公路建设情况。到6月底止,东兰至天峨四级油路完成投资3135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62.5%。凤山至凌云四级公路完成投资1859万元,完成工程量的74%。凤山至天峨四级公路完成投资2275万元,完成工程量的40.9%。东兰(弄英)至巴马(练乡)三级公路完成投资1505.5万元,完成总工作量的40.3%。
----通乡油路建设情况。东巴凤三县通乡油路改造项目共19条324.4公里全部完工,其中东兰、巴马两县通乡油路12条有10条评为优良工程,2条为合格工程, 凤山县通乡油路7条有6条评为优良工程,1条为合格工程。
----通村四级砂路建设情况。三县通村等外公路改建四级砂路共161条1270.58公里,总投资13500万元,由扶贫办负责实施。到6月底止,已完工25条151.31公里,累计完成投资9536万元,占总工程投资70.6%。
2、其他路网工程情况。到6月底止,环江至大沙坡二级公路(一期工程)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罗城至柳城公路完成总投资665万元,完成工程量50%;宜州至忻城二级公路目前正在进行征地工作,建设用地预审已获批复;罗城至环江公路资格预审已经完成;都安至环江公路资格预审材料6月底进行评审;都安至忻城公路目前正在进行工可编制工作;南丹至荔波公路招投标已完成,建设办已经成立,正在进行协议签订;罗城至融水公路河池段已经区交通厅同意改为二级公路,目前正进行测设。
3、加强治超工作。全市共设立1个治超固定检查点(东江收费站)和4个流动检查点(大化、环江、南丹、宜州),加大稽查力度。
(六)民政工作基本情况
1、认真抓好春夏荒灾民生活安排和五保村建设,抓好五保对象供养工作。到6月底止,全市共发放救济粮1449吨,粮款390.98万元,解决13.24万灾民吃的问题。已动工兴建五保村92个,竣工39个。全市共有五保对象23753户26147人,到6月底止,已保16660户18110人。
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2004年全市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有20429户47335人,已全部列入低保范围。到6月底止,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215.74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3、认真抓好安置工作。到6月底止,共接收2003年冬季退役士兵1432人、转业士官16人,其中城镇退役士兵297人,符合国家政策需要安排工作305人。已安排城镇退役士兵工作20人,自谋职业45人。
4、抓好第三批“星光计划”项目建设。2004年,全市第三批“星光计划”项目13个(其中:新建7个,改建6个)。截止6月底,庆远镇、思恩镇、洛阳镇、江南乡、大化镇、城关镇等“星光老年之家”相继建成,部分投入使用。
5、行政区划工作进展顺利。截止6月底,乡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已圆满结束;宜州、罗城、南丹、天峨、都安、大化、东兰等7县(市)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其余4个县正在积极准备当中。
6、超额完成福利彩票发行任务。截止3月20日全市共销售福利彩票(即开型)1100多万元,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全年销售任务,受到自治区募委的通报表扬。
7、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民政项目建设全部完成。
(七)残联工作情况
1、组织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活动。全市各级残联在元旦、春节、助残日期间共走访慰问350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慰问金50万元。
2、督促指导大化县做好实施国家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危房改造前期准备工作。
3、精心组织开展第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营造良好的扶残助残氛围。
(八)茂兰矿区广西籍居民回迁广西工作情况
1、及时召开会议,落实领导机构。8月14日下午,市回迁工作组领导召开专门会议,传达8月13日市委、市政府领导联席会议精神,16日工作组进驻环江,全面开展回迁工作;17日,工作组研究制定茂兰矿区广西居民回迁工作方案。21日,成立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茂兰矿区广西居民临时管理区党委(简称“临管区党委”)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茂兰矿区临时管理区委员会(简称“临管委”)。临管区党委和临管委于8月23日在茂兰矿区正式挂牌,全面负责茂兰矿区广西居民回迁片区的党建及居民回迁安置的管理和领导工作。
2、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和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工作。9月3日起,区、市、县三级工作组的75名同志分成7个小组深入茂兰矿区逐家逐户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并把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回迁政策原原本本地宣传到居民中去,把居民的思想引导到服从临管委的管理上来。
3、研究制定了居民回迁环江居住的方案。研究制定了居民回迁安置方案,并于11月9日上报市委市人民政府,11月12日上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
4、积极开展办实事送温暖活动,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用诚心和爱心感化回迁居民。截止12月底止,工作组及临管委慰问特困户148户;筹资16000元解决特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增设供水点3处;安装路灯275处。
5、把维护红茂矿区的稳定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市县工作组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切实有效地维护了红茂矿区的社会稳定。
五、高 平副市长
(一)旅游工作
1、重新调整和编制“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两带两圈五牌六线”的发展思路。
2、积极规划、申报龙江三峡景区、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巴马长寿博物馆、环江木伦自然保护区等一批旅游项目,计划投资8600万元。其中宜州刘三姐民族风情苑国债项目申报成功,国债资金900万元已落实到位;凤山三门海天窗群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区、国家级大化七百弄风景名胜区正在申报国债项目当中。
3、建设了金城江区东仁乐园、宜州壮古佬农家乐旅游、宜州三门岩、南丹生态博物馆、南丹思树洞等一批新景区景点,完成投资8480万元。引进民间资金5.3亿元开发凤山县三门海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区、巴马赐福湖长寿养生度假中心两大旅游项目。
4、积极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5、打造旅游品牌,成功推出了“刘三姐故乡游、东巴凤红色之旅、长寿之旅和西南大通道之旅”四条特色旅游专线;宜州市率先成为了“广西优秀城市”。
6、全年接待海外游客人数3682人次,增长148.95%,完成任务的184.1%;旅游创汇收入97.6万美元,完成任务的159.24%;接待国内游客230.95万人次,增长32.81%,完成任务的116.85%;国内旅游收入11亿元,增长20.26%。
(二)外事工作
1、继续推动河池市五小与日本东京都立川市立小学的友好往来。
2、积极推动美国“朱律师事务所及合伙企业”收购都安山野葡萄酒厂、法国葡萄业界与罗城山野葡萄酒厂的投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