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2005年河池市城区防洪预案的通知

  由于自然地理的因素,城区地势较低,外洪内涝并发严重。然而,城区内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没有治涝抽排设施;城区内地下溶洞纵横交错,一些区域利用地下溶洞作排水道,一旦地表水量超过溶洞的过水能力,或洞口被树技、杂草和垃圾等杂物堵塞,则会引起涝灾;穿越城区的小河局部河段由于河道被一些违章建筑物侵占,致使排水不畅,这些地段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涝渍。
  现有防洪除涝工程保护范围内不同频率洪涝水位线下的人口、面积、固定资产值见表2.3.1。
  表2.3.1
  根据对保护区内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人口及房屋面积等的调查情况反映,若发生2%、5%、10%洪水,损失情况见表2.3.2。
  表2.3.2

第四节 洪、涝特征和灾害


  本流域洪水主要是受锋面、西南低涡、切变线等类型天气系统所产生暴雨径流所形成。暴雨路径一般自上游到下游,一次降雨过程不易形成较大的洪水。一旦贵州省荔波县以上流域产生多次连续雨峰过程,加上荔波到金城江之间也产生强度大、历时短的暴雨过程,形成区间洪水与上游洪水相迭加,易在金城江断面产生大洪水。建国后的1970年、1983年和1995年和2000四次较大洪水的情况便是如此。
  综合分析金城江流域历年洪水资料成果表明,每年大洪水均出现在五~八月份,其中,五月份的概率为13%,六月份的概率为45%,七月和八月份的概率为21%。一次洪水过程上涨快,退水相对较缓,且变幅大。一次洪水过程历时约5~7天,其中涨水1~2天,退水3~5天,洪峰持续1~2小时左右。据调查,最高洪水位为195.8m,出现在1826年;其次为195.4m,出现在1848年。1956年后开始实测的最高洪水位为193.09m,出现在1970年;其次是1983年的191.93m和2000年的191.41m。
  河池市金城江水文站不同频率洪水水位、流量成果见表2.4.1.
  表2.4.1
  河池市城区从近十年来看,台风影响到金城江时,仅产生大雨或暴雨,难以形成大的洪水和灾害。历史大洪水概况见表2.4.2
  表2.4.2
  城区内未发现有活动性的大型断裂构造带,以及大型滑坡、松散堆石体、泥石流、崩塌体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城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区域构造稳定性良好,山地灾害未见发生。

第三章 城市防洪工程

第一节 城市防洪工程体系现状


  城区目前未建立起完善的防洪排涝设施,容易遭受外洪内涝的侵害。城建部门修建的龙江河左、右岸沿江路堤及部分自然河岸,尚可抵御十年一遇以下的洪水;龙江左岸一桥至水文站附近路面约500m长,低于二十年一遇洪水位1.2m,低于50年一遇洪水位3.0m,龙江河右岸从市检察院至车辆厂长约2.4km路面标高一般低于二十年一遇洪水位0.5m,个别断面2.6m,低于五十年一遇洪水位1.5~4.4m。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