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特别是河池撤地设市后,河池市城区面积快速扩大,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河池市城区现有人口18.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2万人,已建城区面积18.0km2,冶金、建材、机械制造、化工等已具规模,黔桂铁路和323国道贯穿城区腹部,是大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咽喉要地,是河池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和物资交流中心。
第二节 城市自然特征
河池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裕,气候宜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512.0mm,但年降雨量分配不均,4~9月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多年平均气温20.3℃,极端最高气温为 39.7℃,极端最低气温为-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
河池市城区位于广西西北部,东经108°02′,北纬24°41′。城区分布在龙江左右岸阶地上,南北群山矗立,山体雄厚,区域内地形以小盆地和岩溶洼谷为主,地势起伏变化较大;城区地面高程为191.0~198.8m,峰丛峰顶最高为651.3m,地势呈西高东低。
城区地处龙江中游,龙江自西向东贯通城区,将城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城区(金城江水文站)以上集雨面积6199km2,上游(广西境内)已建下桥、拔贡、六甲、肯足等梯级水电站,拟建的金城江水电站位于城区中心的金城江水轮泵站坝址处。龙江城区河段主槽宽度80~160m,年平均流量151m3/s,年径流量47.62×108m3,河流切割基岩较深。城区中游右岸和上游左岸分别有肯研河和长排河注入龙江。肯研河河长13.9km,集雨面积95.35km2,年径流量0.66×108m3;长排河河长26.5km,集雨面积189km2,年径流量1.33×108m3;城区下游有大环江河于三江口汇入龙江,河长177km,集雨面积303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1.6×108m3。
第三节 洪(涝)水对城市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池市城区的市政建设发展很快,已建成了从金二桥经金一桥至金三桥的龙江河北沿江路,以及从市自来水公司沿龙江右岸至金城江区法院的河南沿江路,路堤顶高程在192.21m~196.4m,全长约8.0km,路堤基本可以防御20年一遇洪水,部分达到50年一遇洪水。目前,城区没有配套防洪闸及其它防洪设施,无完善的排水系统,城区雨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均采用合流自排形式,通过部分排水管渠和城内小河排往龙江。1995年动工兴建的城北区排涝工程也仅完成了第一期,第二期工程尚未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