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确教育网“校校通”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到2005年底,完成河池市教育网“校校通”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开通河池市教育资源网,使全市所有中学以上学校、乡镇中心小学的师生共享教育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实现河池教育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使所有镇一级的初级中学和30%的乡一级的初级中学具备计算机网络教室,使所有镇中心小学和30%的乡中心小学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及配套的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到2008年,使我市的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网络教室,为师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在农村小学基本建立卫星教学受视点,同时也全部接入河池市教育网,有条件的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教学光盘,形成一个覆盖我市农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基本满足农村学校师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普遍提高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同时,发挥农村学校在当地传播文化和科学知识、交流信息的作用,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多渠道筹措教育网“校校通”工程建设资金
实施教育网“校校通”工程是实现我市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是贯彻落实桂政发[2004]52号和桂教基教[2001]93号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桂教基教[2001]93号文中明确指出:“各市、县要根据自治区的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多渠道筹措资金,将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共同保障工程建设资金的基本需要”。根据以上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多渠道筹措实施教育网“校校通”工程所需经费工作: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把实施教育网“校校通”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作为当地政府抓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施教育网“校校通”工程要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根据建设规划安排资金,并把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预算,确保经费到位。
(二)要把建设我市教育网“校校通”工程列入支援贫困地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将实施当地的“校校通”工程列入支教工作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与广东和区内大中城市、大中专院校等支教后援单位联系,争取物力、财力支持,加快教育网“校校通”工程的建设。
(三)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教育网“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捐赠“校校通”工程所需设备和信息资源。建设教育网“校校通”工程,是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我市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实事、好事,要加强宣传,使全社会都了解、关心和支持教育网“校校通”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