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性评价指导意见(试行)和福建省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2、学科学习目标
  教师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制定的学科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将学科评价目标具体化。
  学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性发展和个性特长。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不能截然分开,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两者的有机融合,体现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措施与方法
  学生评价的过程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主要环节。
  (一)形成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是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侧重对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重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获得的进步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发展目标,改进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是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形成积极的态度,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探究精神,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
  2、形成性评价是动态的,其评价方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形成性评价应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其方法的设计要注意科学、易行、活泼、多样,要根据评价的需要灵活地选择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竞赛和展示、作业批阅、测验、成长记录等方式,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3、成长记录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要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成长记录应能够反映学生基础性发展以及学科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成长记录的档案资料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
  成长记录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优势领域。成长记录要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可与学科教学结合;与学生的品行、兴趣的发展,习惯的养成结合;与学生的个性培养结合;与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结合;还可与班级的管理工作结合。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教师可采取协商的方式,加强对学生成长记录收集过程的指导,使学生明确自我发展目标,制订收集计划。成长记录还应有教师、同学、家长的开放性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
  要定期组织成长记录的交流展示。并将成长记录纳入期末终结性评价,使之成为终结性评价的内容之一。对成长记录的评定应注重学生的进步和所付出的努力,明确改进的方向。要通过对成长记录的回顾、比较,使学生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进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进一步发展的目标,逐步发展自省的意识和能力。
  4、形成性评价既要注意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的多元,评价方法的多样,又要有阶段性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和追求形式。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