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统计口径
  表中带星号各项调查指标的统计口径和指标解释与国家统计局2009年批准的《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国统制[2009]56号)及其相关参考文件一致。
  有关指标解释见附件。
  五、主要审核关系
  (一)若第1.2.9项[是否120急救网络覆盖医院]=Y,则第5.2.12项[救护车]≥1;
  (二)若第1.2.10项[是否使用医院信息系统]=N,则第1.2.10.1项[财务管理系统]=N,第1.2.10.2项[医生工作站]=N,第1.2.10.3项[护士工作站]=N,第1.2.10.4[药品管理系统]=N,第1.2.10.5项[病案统计系统]=N;
  (三)第2.2项[在岗职工数]≥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
  (四)第2.2项[在职职工数]≥第2.2.2.1项[参加养老保险人数];
  (五)第2.2项[在职职工数]≥第2.2.2.2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六)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第2.2.1.1.1项[执业医师]+第2.2.1.1.2项[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3项[注册护士]+第2.2.1.1.4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第2.2.1.1.5项[见习医师]);
  (七)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第2.2.1.2.1项[博士]+第2.2.1.2.2项[硕士]+第2.2.1.2.3项[本科]+第2.2.1.2.4项[大专]+第2.2.1.2.5项[中专]);
  (八)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第2.2.1.3.1项[高级职称]+第2.2.1.3.2项[中级职称]+第2.2.1.3.3项[初级职称]);
  (九)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第2.2.1.4.1项[25岁及以下]+第2.2.1.4.2项[26-45岁]+……+第2.2.1.4.5项[60岁以上]);
  (十)第2.2.1.1.1项[执业医师]≥(第2.2.1.1.1.1.1项[中医执业医师]+第2.2.1.1.1.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2.2.1.1.1.1.3项[民族医执业医师]);
  (十一)(第2.2.1.1.1.1.1项[中医执业医师]+第2.2.1.1.1.1.3项[民族医执业医师])≥第2.2.1.1.1.2项[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十二)第2.2.1.1.2项[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1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2项[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3项[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
  (十三)(第2.2.1.1.2.1.1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1.3项[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第2.2.1.1.2.2项[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十四)第2.2.1.1.3项[注册护士]≥(第2.2.1.1.3.1项[具有中医护理学相关专业学历的护理人员]+ 第2.2.1.1.3.2项[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的护理人员]);
  (十五)第2.2.1.1.4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第2.2.1.1.4.1项[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十六)第2.2.1.1.5项[见习医师]≥2.2.1.1.5.1[中医];
  (十七)第2.2.1.2.1项[博士]≥第2.2.1.2.1.1项[中医〔药〕专业];
  (十八)第2.2.1.2.2项[硕士]≥第2.2.1.2.2.1项[中医〔药〕专业];
  (十九)第2.2.1.2.3项[本科]≥第2.2.1.2.3.1[中医〔药〕专业];
  (二十)第2.2.1.2.4项[大专]≥第2.2.1.2.4.1项[中医〔药〕专业];
  (二十一)第2.2.1.2.5项[中专]≥第2.2.1.2.5.1项[中医〔药〕专业];
  (二十二)第2.2.1.3.1项[高级职称]≥第2.2.1.3.1.1项[中医主任(副主任)医(药、护)师];
  (二十三)第2.2.1.3.2项[中级职称]≥第2.2.1.3.2.1项[中医主治(主管)医(药、护)师];
  (二十四)第2.2.1.3.3项[初级职称]≥第2.2.1.3.3.1项[中医医(药、护)师(士)];
  (二十五)第2.2.1.4.1项[25岁及以下]≥第2.2.1.4.1.1项[中医〔药〕专业];
  (二十六)第2.2.1.4.2项[26-45岁]≥第2.2.1.4.2.1项[中医〔药〕专业];
  (二十七)第2.2.1.4.3项[46-55岁]≥第2.2.1.4.3.1项[中医〔药〕专业];
  (二十八)第2.2.1.4.4项[56-60岁]≥第2.2.1.4.4.1项[中医〔药〕专业];
  (二十九)第2.2.1.4.5项[60岁以上]≥第2.2.1.4.5.1项[中医〔药〕专业];
  (三十) 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第2.2.1.5项[2006年至2009年新进卫生技术人员];
  (三十一)第2.2.1.5项[2006年至2009年新进卫生技术人员]=(第2.2.1.5.1项[中医专业]+第2.2.1.5.2项[中药专业]+第2.2.1.5.3项[西医专业]+第2.2.1.5.4项[西药专业]+第2.2.1.5.5项[其他专业]);
  (三十二)第2.3.1项[未来五年本机构拟新进中医药人员总数]≥(第2.3.1.1.1项[博士]+第2.3.1.1.2项[硕士]+第2.3.1.1.3项[本科]+第2.3.1.1.4项[大专]+第2.3.1.1.5项[中专]);
  (三十三)第2.3.1项[未来五年本机构拟新进中医药人员总数]=(第2.3.1.2.1项[中医类专业]+第2.3.1.2.2项[中药类专业]+第2.3.1.2.3项[中医护理类专业]+第2.3.1.2.4项[其他专业]);
  (三十四)第3.2项[实有床位]≥第9部分B[实有床位(张)]之和;
  (三十五)第3.3.3项[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第10.1.7项[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之和;
  (三十六)第4.2项[房屋建筑面积]≥第4.2.1项[业务用房面积];
  (三十七)第4.2.1项[业务用房面积]≥第4.2.1.1项[危房面积];
  (三十八)第4.3项[租房面积]≥第4.3.1项[业务用房面积];
  (三十九)第4.4项[现用主体建筑建成时间]<第4.4.1项[最近一次主体建筑改建完成时间];
  (四十) 第5.1项[医疗设备总值]≥第5.1.1项[中医特色诊疗设备总值];
  (四十一)第6.1项[总收入]=(第6.1.1项[财政补助收入]+第6.1.2项[上级补助收入]+第6.1.3项[医疗收入]+第6.1.4项[药品收入]+第6.1.5项[其他收入]);
  (四十二)第6.1.1项[财政补助收入]≥(第6.1.1.1项[基本支出补助]+第6.1.1.2项[项目支出补助]);
  (四十三)第6.1.3项[医疗收入]≥(第6.1.3.1项[门诊收入]+第6.1.3.2项[住院收入]);
  (四十四)第6.1.3.1项[门诊收入]>第6.1.3.1.1[中医治疗收入];
  (四十五)(第6.1.3.1项[门诊收入]+第6.1.4.1项[门诊收入])≥第10.1.8项[年门急诊收入]之和;
  (四十六)第6.1.3.2项[住院收入]>第6.1.3.2.1项[中医治疗收入];
  (四十七)(第6.1.3.2项[住院收入]+第6.1.4.2项[住院收入])≥第10.1.9项[年住院收入]之和;
  (四十八)第6.1.4项[药品收入]≥(第6.1.4.1项[门诊收入]+第6.1.4.2项[住院收入]);
  (四十九)第6.1.4.1项[门诊收入]≥(第6.1.4.1.1项[西药收入]+第6.1.4.1.2项[中药收入]);
  (五十) 第6.1.4.1.2项[中药收入]≥(第6.1.4.1.2.1项[中药饮片收入]+第6.1.4.1.2.2项[中成药收入]+第6.1.4.1.2.3项[中药制剂收入]);
  (五十一)第6.1.4.2项[住院收入]≥(第6.1.4.2.1项[西药收入]+第6.1.4.2.2项[中药收入]);
  (五十二)第6.1.4.2.2项[中药收入]≥(第6.1.4.2.2.1项[中药饮片收入]+第6.1.4.2.2.2项[中成药收入]+第6.1.4.2.2.3项[中药制剂收入]);
  (五十三)第6.2项[总支出]≥(第6.2.1项[医疗支出]+第6.2.2项[药品支出]+第6.2.3项[人员支出]+第6.2.4项[离退休费]);
  (五十四)第6.2.2项[药品支出]≥(第6.2.2.1项[西药费]+第6.2.2.2项[中药费]);
  (五十五)第6.2.2.2项[中药费]≥(第6.2.2.2.1项[中药饮片支出]+第6.2.2.2.2项[中成药支出]+第6.2.2.2.3项[中药制剂支出]);
  (五十六)第7.1项[总资产]≥(第7.1.1项[流动资产]+第7.1.2项[对外资产]+第7.1.3项[固定资产]+第7.1.4项[无形资产及开办费]);
  (五十七)第7.2项[负债与净资产]≥(第7.2.1项[负债]+第7.2.2项[净资产]);
  (五十八)第7.2.1项[负债]≥第7.2.1.1项[长期负债];
  (五十九)第7.2.2项[净资产]≥(第7.2.2.1项[事业基金]+第7.2.2.2项[固定基金]+第7.2.2.3项[专用基金]);
  (六十) 第8.1项[总诊疗人次数]≥(第8.1.1项[门诊人次数]+第8.1.2项[急诊人次数]+第8.1.3项[家庭卫生服务人次数]);
  (六十一)第8.1.1项[门诊人次数]≥第8.1.1.1项[中医专家门诊人次数];
  (六十二)(第8.1.1项[门诊人次数]+第8.1.2项[急诊人次数])≥第九部分A[门急诊人次数]之和;
  (六十三)(第8.1.1项[门诊人次数]+第8.1.2项[急诊人次数])≥第10.1.4项[年门急诊人次数]之和;
  (六十四)第8.4项[出院人数]=(第8.4.1项[治愈人数]+第8.4.2项[好转人数]+第8.4.3项[未愈人数]+第8.4.4项[死亡人数]+第8.4.5项[其他人数]);
  (六十五)第8.4项[出院人数]≥第8.7.1项[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第8.7.2项[入院与出院诊断不符合人数];
  (六十六)第8.4项[出院人数]≥第九部分C[出院人数]之和;
  (六十七)第8.5项[急诊抢救总人次数]≥第8.5.1项[抢救成功人次数];
  (六十八)第8.6项[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数]≥第8.6.1项[抢救成功人次数];
  (六十九)第8.7.1项[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第8.7.2项[入院与出院诊断不符合人数];
  (七十) 第8.8项[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第8.8.1项[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次数]+第8.8.2项[住院手术前后诊断不符合人次数]);
  (七十一)第8.8.1项[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次数]≥第8.8.2项[住院手术前后诊断不符合人次数];
  (七十二)第8.9项[总处方数]≥(第8.9.1项[中药饮片处方数]+第8.9.2项[中成药处方<包括含中成药的处方>数]);
  (七十三)第8.4项[出院人数]≥第10.1.5项[年出院人数]之和;
  (七十四)第8.4项[出院人数]≥第11.3项[出院人数]之和;
  (七十五)第8.4.1项[治愈人数]≥第10.1.5.1项[治愈人数]之和;
  (七十六)第8.4.2项[好转人数]≥第10.1.5.2项[好转人数]之和;
  (七十七)第8.4.3项[未愈人数]≥第10.1.5.3项[未愈人数]之和;
  (七十八)第8.4.4项[死亡人数]≥第10.1.5.4项[死亡人数]之和;
  (七十九)第10.1.5项[年出院人数]≥第10.1.6项(外埠出院人数);
  (八十) 第8.1项[总诊疗人次数]≥第10.2.5.1项[年诊疗人次数]之和;
  (八十一)第10.2.5.1项[年诊疗人次数]≥第10.2.5.2项[年治愈人次数];
  (八十二)第12.1项[能够运用的中医疗法种数]=(第12.1.1项[药物疗法]至第12.1.21项[蜂疗]中选Y的项数+第12.1.22项至第12.1.24项中已填写技术名称的项数)≤24;
  (八十三)第13.1.1项[中药房面积]>第13.3.1项[中药煎药室面积];
  (八十四)若第13.1.5项[中药饮片品种数]=0,则第13.1.5.1项[是否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N;第13.1.5.2项[是否使用中药配方颗粒]=N;
  (八十五)第13.2.2项[中药制剂审批品种数]=(第13.2.2.1项[丸剂种类]+第13.2.2.2项[胶囊剂种类]+……+13.2.2.8[其他种类]);
  (八十六)第13.2.3项[实际配制中药制剂品种数]≥第13.2.3.1项[受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品种数];
  (八十七)第14.1.3项[2009年获得规定学分的人数]≤第2.2项[在岗职工数];
  (八十八)第14.1.5项[2009年参加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总人数]≤第2.2项[在岗职工数]
  (八十九)第14.1.5项[2009年参加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总人数]≤第14.1.6项[2009年参加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总人次];
  (九十) 第14.2.3项[2009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
  (九十一)第14.2.3项[2009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第14.2.3.1项[考核合格人数];
  (九十二)第14.3.3项[具有教学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数]≤第2.2.1项[卫生技术人员];
  (九十三)第15.1.4项[2006-2009年科研支撑经费总投入]≥第15.1.4.1项[各级财政专项投入]+第15.1.4.2项[单位自筹投入];
  (九十四)第15.1.5项[2006-2009年科研课题到位经费]≥第15.1.5.1项[单位自筹课题经费];
  (九十五)第15.3.3项[主办学术刊物]≥第15.3.3.1项[国家级核心期刊]。
综合医院调查表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表  号:中医调查2表
  制表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57号
  有效期至:2010年6月30日
  组织机构代码  □□□□□□□□-□
  组织机构名称(签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基本情况
  1.1 机构属性代码
  1.1.1 经济类型代码                          □□*
  1.1.2 卫生机构类别代码                      □□□□*
  1.1.3 机构分类管理代码                         □*
  1.1.4 行政区划代码                      □□□□□□*
  1.1.5 设置/主办单位代码                         □*
  1卫生行政部门  2其他行政部门  3企业 4事业单位  5社会团体 6其他社会组织 7个人
  1.1.6 政府办卫生机构隶属关系代码(注:社会举办医院和私营医院请选“9其他”)      □*
  1中央属 2省(自治区、直辖市)属 3省辖市(地区、州、直辖市区)属
  4县级市(省辖区)属  5县(旗)属  6街道属  7镇属  8乡属  9其他
  1.2 基本信息
  1.2.1 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 注册资金(万元)                    □□□□□□
  1.2.3 单位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 邮政编码                        □□□□□□*
  1.2.5 医院办公室电话         □□□□□(区号)-□□□□□□□□*
  1.2.6 单位成立时间                    □□□□年□□月
  1.2.7 医院等级
  1.2.7.1 级(1一级  2二级  3三级  9未定级)             □*
  1.2.7.2 等(1特等  2甲等  3乙等  4合格  9 未定)         □*
  1.2.8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总数                               □□
  1.2.8.1 是否设立中医科(Y-是,N-否)                  □
  1.2.8.2 是否设置中医独立病区(Y-是,N-否)               □
  1.2.9 门诊开设中医科室数                       □□
  2人员情况(人)
  2.1 编制人数                           □□□□*
  2.2 在岗职工数                          □□□□*
  2.2.1 卫生技术人员                        □□□□*
  2.2.1.1 执业结构
  2.2.1.1.1 执业医师                        □□□□*
  2.2.1.1.1.1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2.2.1.1.1.1.1 其中:中医执业医师                 □□□□
  2.2.1.1.1.1.2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
  2.2.1.1.1.1.3    民族医执业医师                □□□□
  2.2.1.1.1.2  其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
  2.2.1.1.2 执业助理医师                      □□□□*
  2.2.1.1.2.1 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
  2.2.1.1.2.1.1 其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
  2.2.1.1.2.1.2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
  2.2.1.1.2.1.3    民族医执业助理医师              □□□□
  2.2.1.1.2.2  其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
  2.2.1.1.3 注册护士                        □□□□*
  2.2.1.1.3.1  其中:具有中医护理学相关专业学历的护理人员     □□□□
  2.2.1.1.3.2     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的护理人员   □□□□
  2.2.1.1.4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
  2.2.1.1.4.1  其中: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
  2.2.1.1.5 见习医师                        □□□□*
  2.2.1.1.5.1  其中:中医                     □□□□*
  2.2.1.2 学历结构
  2.2.1.2.1 博士                          □□□□
  2.2.1.2.1.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1.2.2 硕士                          □□□□
  2.2.1.2.2.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1.2.3 本科                          □□□□
  2.2.1.2.3.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1.2.4 大专                          □□□□
  2.2.1.2.4.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1.2.5 中专                          □□□□
  2.2.1.2.5.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1.3 职称结构
  2.2.1.3.1 高级职称                        □□□□
  2.2.1.3.1.1  其中:中医主任(副主任)医(药、护)师       □□□□
  2.2.1.3.2 中级职称                        □□□□
  2.2.1.3.2.1  其中:中医主治(主管)医(药、护)师        □□□□
  2.2.1.3.3 初级职称                        □□□□
  2.2.1.3.3.1  其中:中医医(药、护)师(士)           □□□□
  2.2.1.4 年龄结构
  2.2.1.4.1 25 岁及以下                       □□□□
  2.2.1.4.1.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1.4.2 26-45 岁                        □□□□
  2.2.1.4.2.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1.4.3 46-55 岁                        □□□□
  2.2.1.4.3.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1.4.4 56-60 岁                        □□□□
  2.2.1.4.4.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2.1.4.5 60 岁以上                        □□□□
  2.2.1.4.5.1  其中:中医(药)专业                □□□□
  2.3 中医药人才需求
  2.3.1 未来五年本机构拟新进中医药人员总数              □□□
  2.3.1.1 学历需求
  2.3.1.1.1   其中:博士                       □□□
  2.3.1.1.2      硕士                       □□□
  2.3.1.1.3      本科                       □□□
  2.3.1.1.4      大专                       □□□
  2.3.1.1.5      中专                       □□□
  2.3.1.2 专业需求
  2.3.1.2.1   其中:中医类专业                    □□□
  2.3.1.2.2      中药类专业                    □□□
  2.3.1.2.3      中医护理类专业                  □□□
  2.3.1.2.4      其他专业                      □□□
  3床位情况
  3.1 编制床位(张)                        □□□□*
  3.2 实有床位(张)                        □□□□*
  3.2.1     其中:中医科床位数(张)              □□□□
  3.3.1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
  3.3.1.1    其中:中医科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
  3.3.2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
  3.3.2.1    其中:中医科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
  3.3.3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
  3.3.3.1    其中:中医科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
  4房屋及基本建设情况(平方米)
  4.1 医院总占地面积                    □□□□□□□□
  4.2 房屋建筑面积                      □□□□□□□*
  4.2.1     其中:业务用房面积              □□□□□□□*
  4.2.1.1       内:中医科业务用房面积          □□□□□□
  4.3 租房面积                        □□□□□□□*
  4.3.1     其中:业务用房面积              □□□□□□□*
  4.3.1.1       内:中医科业务用房面积          □□□□□□
  5设备情况
  5.1 医疗设备总值(千元)                 □□□□□□□□
  5.1.1     其中:中医特色诊疗设备总值(千元)      □□□□□□□
  5.2 中医特色诊疗设备(台)
  5.2.1针刺手法针疗仪     □□  5.2.2阿是超声波治疗仪      □□
  5.2.3玉玄针法治疗仪     □□  5.2.4多功能艾灸仪        □□
  5.2.5远红外按摩理疗床    □□  5.2.6智能通络治疗仪       □□
  5.2.7经络导平治疗仪     □□  5.2.8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
  5.2.9光电治疗仪       □□  5.2.10微波治疗仪        □□
  5.2.11足疗仪         □□  5.2.12电子经络治疗仪      □□
  5.2.13骨质疏松治疗康复系统  □□  5.2.14电脑三维多功能牵引装置  □□
  5.2.15三维多功能腰椎牵引床  □□  5.2.16多功能椎间盘复位机    □□
  5.2.17电脑骨伤治疗仪     □□  5.2.18电脑骨伤愈合仪      □□
  5.2.19软组织伤痛治疗仪    □□  5.2.20免疫治疗系统       □□
  5.2.21射频(针刺)肿瘤治疗仪 □□  5.2.22体腔热灌注治疗机     □□
  5.2.23肛肠综合治疗仪     □□  5.2.24智能肛周熏洗治疗仪    □□
  5.2.25医用多功能吸注套扎器  □□  5.2.26结肠透析机        □□
  5.2.27医用智能汽疗仪     □□  5.2.28超声雾化熏洗仪      □□
  5.2.29熏蒸床         □□  5.2.30智能型中药熏蒸汽控治疗仪 □□
  5.2.31腿浴治疗器       □□  5.2.32 其他(1万元以上)    □□
  6收入和支出情况(千元)
  6.1 总收入                         □□□□□□□*
  6.1.1 财政补助收入                      □□□□□□*
  6.1.1.1    其中:项目支出补助               □□□□□□*
  6.1.1.1.1      内:中医专项补助             □□□□□□
  6.1.2 上级补助收入                      □□□□□□*
  6.1.3 医疗收入                        □□□□□□*
  6.1.3.1    其中:中医治疗收入               □□□□□□
  6.1.4 药品收入                        □□□□□□*
  6.1.4.1    其中:西药收入                 □□□□□□*
  6.1.4.2       中药收入                 □□□□□□*
  6.1.4.2.1      内:中药饮片收入             □□□□□□
  6.1.4.2.2        中成药收入              □□□□□□
  6.1.4.2.3        中药制剂收入             □□□□□□
  6.1.5 其他收入                        □□□□□□*
  6.2 总支出                         □□□□□□□*
  6.2.1 医疗支出                        □□□□□□*
  6.2.2 药品支出                        □□□□□□*
  6.2.2.1    其中:西药费                  □□□□□□*
  6.2.2.2       中药费                  □□□□□□*
  6.2.2.2.1      内:中药饮片支出             □□□□□□
  6.2.2.2.2        中成药支出              □□□□□□
  6.2.2.2.3        中药制剂支出             □□□□□□
  7医疗服务情况
  7.1 总诊疗人次数                     □□□□□□□□*
  7.1.1     其中:中医科门急诊人次数           □□□□□□□
  7.1.1.1       内:中医专家门诊人次数         □□□□□□□
  7.1.2        中医科门急诊人次数排位              □□
  7.2 入院人数                        □□□□□□□*
  7.3 出院人数                        □□□□□□□*
  7.3.1     其中:中医科出院人数              □□□□□□
  7.3.2        中医科出院人数排位                □□
  7.4 总处方数(仅统计2009年12月的处方量,下同)     □□□□□□□□
  7.4.1     其中:中药饮片处方数             □□□□□□□
  7.4.2        中成药处方(包括含中成药的处方)数  □□□□□□□□
  8中医优势病种和特色疗法情况
  8.1中医优势病种
序号 
 | 8.1.1 
 | 8.1.2 
 | 8.1.3 
 | 8.1.4 
 | 8.1.5 
 | 8.1.5.1 
 | 8.1.5.2 
 | 8.1.5.3 
 | 8.1.5.4 
 | 8.1.6 
 | 8.1.7 
 | 8.1.8 
 | 8.1.9 
 | 
优势病种名称 
 | 优势病种级别 
 | 是否形成中医诊疗方案 
 | 年门急诊人次数 
 | 年出院人数 
 | 治愈 
人数 
 | 好转 
人数 
 | 未愈 
人数 
 | 死亡 
人数 
 | 外埠出院人数 
 |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 年门急诊收入(千元) 
 | 年住院收入(千元) 
 | 
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8.2中医特色疗法
序号 
 | 8.2.1 
 | 8.2.2 
 | 8.2.3 
 | 8.2.4.1 
 | 8.2.4.2 
 | 8.2.4.3 
 | 8.2.4.4 
 | 8.2.5.1 
 | 8.2.5.2 
 | 8.2.6 
 | 8.2.7 
 | 
特色疗法 
名称 
 | 特色疗法 
技术来源 
 | 是否形成技术操作规程 
 | 中药制剂名称 
 | 中药方剂名称 
 | 非药物疗法名称 
 | 自主研制 
设备名称 
 | 年诊疗 
人次数 
 | 年治愈 
人次数 
 | 单次平均治疗费用(元) 
 | 适用 
病证 
 |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