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成立湖北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领导小组及印发《湖北省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的通知


  无法进行现场监测的污染物,应将现场采集的样品快速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样品送交分析人员后,现场监测人员应说明有关情况,分析人员对照采样原始记录进行核对,以最快的速度分析样品,并将监测结果交技术管理组。

  样品分析结束后,剩余的样品应在污染事故处置妥当之前按技术规范要求予以保存。

  3.3.4现场采集的样品,要做唯一性标识,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填写采样原始记录表。现场采样应尽量在事故责任方、受害方及当地环保部门均有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三方代表均应在采样原始记录表上签字。

  3.3.5采样监测人员进入污染事故现场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佩载防毒面具、穿着防护服,做好自身防护。

  3.4应急监测报告

  3.4.1样品分析结束后,技术管理组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审核,编写应急监测报告。应急监测报告要对应急监测结果、污染事故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污染范围、污染程度作出分析评价和必要的说明,并提出消除或减轻污染物危害的措施和建议。

  3.4.2应急监测报告由应急监测大队副队长审查并经队长批准后上报省环保局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3.5跟踪监测

  对事故发生后滞留在水体、土壤、作物等环境中短期内不能消除、降解的污染物,要进行跟踪监测,直到基本恢复环境原状。

  3.6应急监测终止

  3.6.1应急监测终止程序

  接到省环保局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应急监测终止的指令后,由应急监测大队队长宣布应急监测终止,并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安排正常的环境监测或跟踪监测。

  3.6.2应急监测终止后的工作

  (1)现场应急监测终止后,由技术管理组评价所有的应急监测记录和相关信息,评价应急监测期间的监测行为,总结应急监测的经验教训,提出完善现有应急监测预案的建议。

  (2)应急监测大队协助省环保局和有关部门评价所发生的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工作流程图附后。

应急监测工作流程图



  4、培训与演习

  4.1培训

  根据应急监测预案和实际工作需要,省站应急监测大队应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应急监测人员进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培训或参加国家总站组织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应急监测工作程序、监测技术和方法、自身防护等。

  4.2演习

  为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锻炼应急监测队伍,积累应急监测经验,提高实战水平,省站应急监测大队除参加国家总站和省环保局组织的应急演习外,还要根据需要组织全省应急监测网的应急演习。

  5、应急监测值班

  省站应急监测大队实行应急监测日常值班制度,值班室设在站办公室。

  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及时接转电话,认真做好值班记录,遇到应急监测任务要及时上报。

  节假日要加强应急监测值班。

  6、附则

  6.1 各级应急监测预案

  根据本应急监测预案,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站分别制定本部门对本区域重大危险源的应急监测预案,并报省中心站备案。

  6.2 预案修订

  本应急监测预案原则上每两年修订一次,并报省环保局批准备案。各级应急监测预案修订与其同步进行,经修改后报省中心站备案。

  附表:31种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监测方法

附表                 31种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监测方法

序号

化学物质

名称

污染要素

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仪器

事故处置方法

救援人员

防护措施

1

氢气(H2

易燃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氢分析仪

一旦发生大的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气源,打开所有的门窗,让其自然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2

一氧化碳

(CO)

易燃易爆气体

剧毒

空气污染

快速法:仪器法

 

国标法:

分散红外吸收法(GB9801-88);

气体滤波相关红外吸收法;

定电位电解法;

汞置换法

一氧化碳分析仪

区域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上风无一氧化碳处。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切断电源,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或改变蒸汽云流向,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烧。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制定可行的堵漏方案(见堵漏方法附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服。

3

硫化氢

(H2S)

易燃易爆气体

有毒

空气污染

快速法:H2S分析仪;

检气管法: 0.2mg/m3~20%;

国标法:

气相色谱法

GB/T 14678-93;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16489-1996;

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 GB/T 17133-1997

 

H2S分析仪;

   

气相色谱仪

  

分光光度计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合理通风,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注意收集并处理废水。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残余气体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治溶液倒吸。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服。

4

天然气

(沼气)

易燃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快速法:天然气分析仪

天然气分析仪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防治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防爆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5

丙稀(C3H6

易燃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资料法: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仪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控制泄漏,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防止泄漏物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6

丙烷(C3H8)

易燃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资料法: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仪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控制泄漏,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防止泄漏物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7

乙炔

电石气(C2H2

易燃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快速法:乙炔分析仪

资料法:气相色谱

乙炔分析仪

气相色谱仪

区域人员立即撤离泄漏区到上风区,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切断泄漏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但不得使用金、银、铜质工具。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用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流向。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8

环氧乙烷(C2H4O)

易燃易爆气体

 
 

快速法:环氧乙烷分析仪

环氧乙烷分析仪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治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9

液化石油气

易燃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资料法:气相色谱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建立警戒区。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控制泄漏,切断气源。喷雾状水抑制或改变蒸汽流向。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钢瓶)以免液体漏出。防止泄漏物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应急处理人员戴空气呼吸器,穿防护服。

10

氯化氢HCL)

遇水后有强腐蚀性气体

空气污染

快速法:氯化氢分析仪

国标法: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 27-1999;

离子色谱法

氯化氢分析仪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穿防毒(化)服。从上风向进入现场。采取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稀碱水)或雾状水中和、溶解。如有可能,将残余气体或漏出气体导至收集系统或中和溶液。处置产生的废水和漏气容器妥善处理。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11

氯气(Cl2

剧毒气体

空气污染

快速法:氯气分析仪;

检气管法

国标法: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HJ/T 30-1999;

碘量法;

硝酸银滴定法

氯气分析仪;

  

分光光度计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并立即进行隔离(警戒),严格限制出入。从上风向进入现场。避免与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等物质接触。采取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或稀碱水溶解、中和。也可结合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泄漏的氯气或液氯导至收集系统或中和溶液。也可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处置产生的废水和漏气容器妥善处理。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化服,

12

氨(NH3

易爆、剧毒气体

空气污染

快速法:氨分析仪;

检气管法

国标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 14668-93;

次氯酸钠-水杨酸光度法 GB/T 14679-93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4669-93;

氨分析仪

  

分光光度计

  

pH计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现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也可将将残余气体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钢瓶)以免液体漏出。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13

一氧化氮(NO)

有毒气体

空气污染

快速法:NO分析仪

NO分析仪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并隔离至气体散尽。关闭泄漏阀门,切断泄漏源。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有条件可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应将吸入有毒气体的患者立即送医院诊治。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

14

二氧化氮(NO2

剧毒气体

空气污染

快速法:NO2分析仪

国标法:

盐酸萘乙二胺光度法;

化学发光法;

定电位电解法

NO分析仪

 

分光光度计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严格限制出入,直至气体散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若是液体,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吸收蒸汽。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15

二氧化硫(SO2

有毒气体

空气污染

快速法:SO2分析仪

国标法:

甲醛缓冲液-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

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

紫外荧光法;

定电位电解法

SO2分析仪

 

分光光度计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至气体散尽。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进入下水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如有可能。可用捕集器使气体通过碱性溶液吸收,中毒人员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静卧,保暖、吸氧。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洗眼结膜囊后送医院治疗。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16

半水煤气

有毒

易燃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发生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通时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防爆式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应急处理人员必须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最好戴空气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17

煤气

有毒

易燃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快速法:煤气分析仪

煤气分析仪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器阀门,或采用堵漏技术和工具堵漏。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防止泄漏煤气进入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或空旷地焚烧。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18

光气

(COCl2碳酰氯)

有毒、易爆气体

空气污染

快速法:光气分析仪;

检气管法

国标法:

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31-1999

光气分析仪

  

分光光度计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考虑下风向撤离至500米。切断气源。现场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排风(室外)。也可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相连的通风橱内。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体漏出。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19

汽油

易燃易爆液体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快速法:汽油分析仪

汽油分析仪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建立警戒区。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土、砂或其它不燃性

材料吸收或覆盖,并收集于容器中。使用非产生火花设备、工具收集泄漏物,并置于盖子较松的容器中以待处理。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应急处理人员戴空气呼吸器,穿防护服。

20

环乙烷

(C5H12

易燃易爆液体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快速法:环乙烷分析仪

资料法:气相色谱

环乙烷分析仪

气相色谱仪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采取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同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沿沟任意流淌。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防静电)。

21

甲醇(CH3OH)

易燃易爆有毒液体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快速法:甲醇分析仪

标准法:气相色谱

甲醇分析仪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切断泄漏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用蒸汽覆盖抑制蒸汽产生。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处理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22

苯(C6H6

易燃易爆液体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快速法:苯分析仪;

检气管法

国标法:

气相色谱法

GB11890-89

苯分析仪

  

气相色谱仪

 

立即划定泄漏隔离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用干土、砂或其它不燃性

材料吸收或覆盖并收集于容器中。使用非产生火花设备收集泄漏物,并置于盖子较松的容器中以待处理。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23

乙醇(C2H5OH)

易燃易爆液体

空气污染

水污染

资料法: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仪

 

区域人员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安全区,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切断泄漏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用泡沫覆盖抑制蒸汽产生。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处理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24

醋酸甲酯

(C3H6O2

易燃易爆液体

空气污染

水污染

资料法: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仪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进行隔离。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处理系统。如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25

异氯酸甲酯

(C2H3NO)

易燃易爆液体

剧毒

空气污染

水污染

标准法:2、4-二硝基氟苯光度法

分光光度计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进行隔离。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现场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气机送至碱洗塔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做无害化处理。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26

氰化钠

剧毒(固体)

水污染

快速法:催化快速法

国标法:硝酸银滴定法 GB 7486(7)-87;

氰离子选择电极法;

异烟酸一吡唑啉酮光度法;

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

   

分光光度计

区域人员立即撤离泄漏区,在泄漏区周围设立警告标志。对氰化钠溶液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容器内禁止注水。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对固态氰化钠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移至大量水中,加过量次氯酸钠,静置24小时,稀释后放入废水处理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

27

苯酚

(C6H5OH)

毒害品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快速法:酚分析仪;

检气管法

国标法:

4-氨基安替吡啉光度法 GB 7490-87;

4-氨基安替吡啉光度法(气)HJ/T 32-1999

 

区域人员立即撤离泄漏区到上风区,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切断泄漏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容器内禁止注水。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28

硫酸(H2SO4

腐蚀液体、气体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快速法:中和法;

pH试纸;

检气管法

国标法:

玻璃电极法

GB 6920-86;

硫酸雾测定:

铬酸钡比色法

GB 4920-85

 

 

 

 

pH计

 

 

 

分光光度计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小量泄漏可用砂土、干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处理系统。如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收集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当浓硫酸接触到皮肤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2%小苏打(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灼伤部位,再用水洗去碱液,然后送医院治疗。硫酸溅入眼内迅速先用清水彻底冲洗再用1-2%小苏打水溶液洗眼和0.5-1%地卡因滴眼止痛,然后用蒸馏水洗眼,后送医院治疗。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

29

盐酸

(HCI)

腐蚀液体、气体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快速法:中和法;

pH试纸法

国标法:硝酸银滴定法 GB 11896-89;

硫氰酸汞光度法

    HJ/T 27-1999

 

 

 

分光光度计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进入。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采取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可用砂土、干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处理系统。如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

应急处理人员戴过滤式或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

30

三氧化硫

(SO3硫酸酐)

腐蚀气体、液体、固体,有毒

空气污染

水污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合理通风,加速扩散,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和泄漏点直接喷水。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31

甲醛(CH2O)

腐蚀有毒液体、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快速法:甲醛分析仪;

气体检测管法

国标法:

乙酰丙酮光度法GB/T15516-1995;

GB/T 13197-91

甲醛分析仪

   

分光光度计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切断泄漏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接触和跨越泄漏物。用泡沫覆盖抑制蒸汽产生。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大量泄漏应设置围堤,然后收集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处理系统。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