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水产业的决定(试行)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水产业的决定(试行)
(北发[1995]44号)


  为了贯彻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水产资源,大力发展水产业的决定》精神,发挥我市一片海的优势,进一步促进水产业的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水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海洋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逐步拓展新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市濒临北部湾,在沿海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拥有浅海滩涂面积298万亩,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上开发的区域广,潜力大,效益高。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建设海上北海,是摆在全党和全市人民面前的一项历史性的任务,势在必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的水产事业发展很快,作为支柱产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1994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32.7万吨,总产值19.63亿元.。比“七·五”期末分别增长97%和56.5%,渔业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5%。大力发展水产业不仅对于振兴农村经济,扩大出口创汇,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丰富城乡人民“菜篮子”,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吸收 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提供了条件。因此,必须把水产业摆到事关振兴北海经济,提前实现市委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的战略位置上来认识,象重视土地开发那样重视海洋开发。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办水产,为建设海上北海而努力奋斗。

  二、我市发展水产业的指导思想、方针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大改革力度,坚持“以港兴市”的战略思想,加快一片海的开发步伐,进一步增加城乡水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扩大对外贸易,提高水产业的整体素质,推动全市水产业再上新的台阶。发展方针是:捕养结合,主攻养殖;巩固近海捕捞重点开发外海,稳步发展远洋;狠抓水产加工,疏理流通渠道。目标和任务是:1995年计划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6万吨,总产值23.4亿元,分别比“七·五”期末增长1.17倍和6.9倍;养殖面积36万亩,比“七·五”期末增加31万亩,增长6.2倍。在这基础上,再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0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要达到63万吨,比“八·五”期末增加27万吨,年平均增长11.9%;水产品总产值42亿元,比“八·五”期末增长79.5%,年平均增长12.4%。棗水产养殖:一是要在现有规模上,进一步扩大珍珠、对虾、大蚝、文蛤、名贵鱼类、鲍鱼和中华鳖等七大养殖基地的规模,到2000年,全市养殖面积要达到56万亩,比“八·五”期末增加20万亩。二是要完善种苗配套设施和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主要种苗自给有余。三是要推广名特优品种养殖,重点引进白对虾、扇贝、鲍鱼。棗海洋捕捞:以合理利用资源为前提,继续调整生产布局和作业结构,保持生产的稳步增长。要巩固近海捕捞。侧重开发中上层鱼类资源,重点开发外海及南沙渔场,稳步发展远洋渔业,要逐步实现传统渔业向外向型渔业的转变。棗水产加工业要上规模,上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九·五”期间,要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形成珍珠系列、鱼糜及制品系列、旅游水产食品系列及冷冻出口水产品系列等四大产品的规模生产。力争把珍珠系列产品及鱼糜系列产品发展成为北海拳头产品。切实把水产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