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人才资源开发“十五”规划的通知

  4、积极引进国外智力。5年内争取聘请外国专家250人次来我市帮助解决农业、海养、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科技难题,逐步提高我市科技水平。
  (二)抓好人才培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训体系
  根据自治区“十百千人才工程”的目标要求,“十五”期间,我市要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农业、教育、卫生、文化艺术、新闻出版、体育等领域里,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成绩显著或起骨干核心作用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措施:第一、充分利用科研单位,工程(技术)研究部门,重点学科点、基地的工作条件,为培养人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锻炼成长机会。第二、要有意识地给培养人选压担子,委以重任。积极支持他们参与区、市或部门的重大科研、生产项目,提高他们的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赋予他们充分的科研自主权,积极鼓励他们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建设项目,委派他们到关键的学术和技术岗位上承担重任,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第三、吸收他们参加各类学术委员会、学术团体、评审组织等活动。对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他们外出研修、深造。积极支持他们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合作、国内外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使他们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国内外现代科学技术新动态,提高参与竞争的素质和能力。第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培养人选经费支持的力度。根据“十百千人才工程”不同层次人选的实际需求,定向投入,重点支持,主要用于对承担具有较大前景,而又缺少经费支持的科研课题经费补贴;支持具有创造性和重大学术价值著作的出版;为进行多种方式的进修、培训提供资助等。“十五”期间,要选送30名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到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人才集聚企业进行专业培训,使之成为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人才;同时,对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要实施继续培训,举办各种研修班和学历班,以提高综合技能和科学管理水平;对技术工人和普通职工应围绕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和技术改造等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岗前培训,使培训对象逐步扩大,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训体系。第五、积极创造条件创办北海大学,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三)充分挖掘人才潜能,发挥人才作用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将考核、培训结果与录用、任免结合起来,加大轮岗和竞争上岗力度,推广聘用制度,逐步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将人才选拔、任用、测评、考评、监督、储备、流动纳入科学化管理,逐步建立一套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人才管理制度。对在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以及长期在艰苦环境条件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奖励,职称晋升或聘任,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对紧缺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退休年龄可适当放宽5-10年。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