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标
根据《北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我市现状,“十五”期间我市人才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合理调整人才结构,全面提高人才素质,逐步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初步建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人事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人才充分发挥才能的人才环境和服务功能完善的社会化人才服务体系。
1、总量目标
到“十五”期末,全市人才总量达到74800人,年均增长8.5%。
2、结构目标
到“十五”期末,在全市74800人的人才群体中,第一产业人才达9900人,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2.96%;第二产业人才达17900人,占23.93%;第三产业人才达47000人,占63.11%。
到“十五”期末,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330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56%;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达21080人,占35.48%;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1349人,占52.76%。高、中、初级的能级结构由“九五”期末的1 : 6.66 : 13.98调整为1 : 6.39 : 9.49。
2005年,本科以上学历达24869人,大专24260人,中专25310人,占人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3.24%、32.43%、33.83%,较“九五”期末分别增长210%、42.68%和15.18%。
3、人才资源利用率目标
为了最大限度挖掘人才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力争在“十五”期末使全市人才资源利用率达到70%,力争使工程技术、农业技术方面的人才资源利用率达到75%。
(三)重点
“十五”期间,北海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为四大领域和四大类型。
1、四大领域
①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是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其开发重点是肩负成果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产业型科技人才、科技型企业家和科工贸一体化人才。
②海洋产业领域: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其开发重点是为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所需的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人才。
③旅游业领域:是带动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其开发重点是为适应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所需的旅游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商务、外语、涉外法律等方面的人才。
④农业领域: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其开发重点是为适应走产业化之路、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生态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人才。
2、四大类型
①高新技术人才。“十五”期间,重点培养、引进电子与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等领域的科技人才。到2005年,使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45%。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