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和行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也有很大进展。如税务部门已建立覆盖全市的数据网,实现了税务管理的网络化;交通系统已建成公路运输、水路运政、运管稽查等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在计划、统计、物价、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旅游、公安、城建、规划、教育、科技、卫生、金融、保险、贸易、邮电、房地产等行业和部分重点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迅速,已先后建立起一些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如《银行信息系统》、《邮电信息系统》、《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劳动管理信息系统》、《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等。
㈢互联网蓬勃兴起,电子商务开始起步
1999年,北海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建立了一批综合的或专用的信息网络,到目前为止,具有的独立域名网站有32家。“政府上网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市政府委托北海市经济信息中心承建的《北海市政府公共信息网》,市政府和各县区政府均在网上设立了网页,有65个部门上网。专业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已建成的有北海市经济信息中心自主开发设计建成的《北海经济信息网》,北海市科技局建立的《北海科技信息网》,北海电信局建立的《北海热线》,北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建立的《北海慧通房地产信息网》。“企业上网工程”已正式启动,电子商务开始起步,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北海银河》和“2000-E网”。
全民信息化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正在逐步走进家庭,家庭电脑拥有量稳步提高,“上网”已成为北海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之一,家庭上网也有一定的规模。
㈣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电子软件开发已具雏形
北海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目前产品主要有片式电阻。北海银河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形成年产片式电阻120亿只的生产能力,产销量居全国同类产品的前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以交通领域大型软件开发、数据通信终端软件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北海新未来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住宅高新科技产品、数字化家庭网络产品、智能化住宅社区网络系统等技术开发的北海银湾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㈤信息服务业有较大发展
全市已建立了科技信息市场、人才信息市场、房地产信息市场等各类专业信息市场。信息咨询、中介、信息技术服务机构60余家。市区内计算机及其配件、印刷设备销售门市部达 30余家。
当前,我市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我市经济欠发达,科技、文化相对落后,客观上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不足,信息基础设施规模、水平不高,信息市场发育还不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服务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二是资金紧张,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偏小,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较缓;三是我市信息化发展很不平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网络不互联,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四是部分部门和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抓的不够,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没有把信息产业提高到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没有把信息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五是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高素质人才短缺,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我市的信息化建设既面临着有利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及时根据市场走势,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如何抓紧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传统产业改造,积极培育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发本市信息资源,实现网络互联等,是关系着我市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速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迅速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新一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关键。
二、我市“十五”信息化建设总体发展思路
“十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和贯彻中央关于“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共享资源”的指导方针,以全面实现《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和加速两个根本性转变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和创造良好环境,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进程,促使我市由传统的经济结构向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新经济转变,极大提高全市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