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发展计划》的通知
《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发展计划》已经市政府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附件:
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发展计划
“十五”期间,是我市进一步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速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超前谋划,大力发展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争取更快地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为了使我市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构筑北海信息化网络平台,促进‘三网融合’,完善‘金字工程’, 建设‘电子政府’和‘数字城市’, 广泛普及应用信息技术,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信息化产品及信息软件的开发,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奋斗目标,结合北海市信息化建设实际,特制定我市信息化“十五”发展的专项计划。
一、我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九五”以来,北海市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其巨大威力。随着改革开放和全国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我市的信息化建设已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市的信息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㈠以通信传输网络建设为代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九五”以来,我市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我市数据通信网也得到迅猛发展,它已覆盖一县三区及发达乡镇,初步实现了乡乡通光缆,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的目标。至2000年4月,北海固定网容量已达22万户,其中接入网容量1万户,已经开通的用户将近12.8万户,其中接入网用户2600户,传输容量为15504个2M端口,以开放11495个2M端口,数据通信网总量1190个用户端口,其中数字数据网500个,分组交换网452个,Internet拨号接入端口240个。目前,我市利用通讯手段开通了绿卡工程、本地网计费系统、IC卡管理系统、公话管理系统、移动实时计费系统、168信息声讯系统等各类网络系统,这些网络系统涉及金融、办公、计费、监控、管理、声讯服务等方面。
全社会人均信息基础装备有了较快进展。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2000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3亿元,增长28.13%。市区电话普及率达34%,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的目标。全市交换机总容量21.13万门,年末市话户数14.20万户,乡村电话户数3.41万户,无线寻呼用户11.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68万户。
广播电视业取得较大发展。目前,北海现有无线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2座,有线电视台4座。广播电视节目已覆盖北海市及邻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有线电视基础网架设线网200多公里,市区有线电视入户总量达4.9万余户,北海市微波电视传播中心,负责全市一县三区农村有线电视传送,网络已实现了北海区域(一县三区)五分之三的微波有线电视覆盖。
㈡计算机网建设及信息系统建设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计算机网是基础,以计算机应用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应用正向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北海主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相继建立了计算机内部网,通过网络互联实现了单位内部数据共享。全市党政机关等85个单位已拥有各种类型的计算机951台;有独立计算机房的单位23个,机房面积共1640平方米;有专业技术人员194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
信息网络建设在我市党政机关中有了很大的发展,进行计算机综合布线建成单位局域网的有市政府办公室、交通局、规划局、土地局、社保中心、经济研究中心等23个单位,占调查单位数的28.75%,联入局域网的计算机599台,占拥有计算机总数的63%。网络主要设备有服务器49台,路由器25台,交换机26台。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单位45个,占调查单位的53%,其中以专线(DDN)接入的单位9个,拨号上网的单位36个。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有网站的7个单位;市旅游局的“北海旅游网”、市科技局的“北海科技信息网”、市投资服务联合办公室的“北海招商网”、市教育局的“北海教育网”、市农业局的“北海农业网”、团市委的“北海共青团”以及市经济研究中心建立的“北海市政府公共信息网”和“北海市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