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工作步骤
为确保实现劳动保障部和区厅下达的到2003年底有80%的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目标,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落实机构编制人员经费。2003年6月30日前确保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到位。
第二步:全面启动,积极推进。各劳动保障事务所要全力抓好辖区内退休人员与企业分离的接管工作,做到应接尽接,早接早主动,要提高效率,确保任务完成。
第三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条件相对较好、退休人数较多、管理较规范的企业先做工作,尽快接管过来。对一些效益很好,退休人员“共享”待遇较好的企业,退休职工可能不大愿意进入社区管理,应作为难点,要广泛宣传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尽快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
六、过渡形式和移交办法
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将采取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过渡方式进行移交。
(一)选择条件较成熟,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先接管过来;
(二)凡企业有退管机构,成立了家属委员会(或居委会)的,原则上以此机构的日常管理作为社会化管理的过渡形式;
(三)国有改制企业可在改制过程中,一并运作将企业退休人员移交城区管理;
(四)破产企业在清算终结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企业生活区移交所在城区管理;
(五)企业退休人员居住分散的就近移交所在区的退休人员管理机构管理。
在推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中,企业与城区要按照“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的要求,将企业退休人员平稳地移交到城区。对一时还不具备移交给城区管理的工作,企业仍要继续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如统筹项目外养老金发放、住房管理与维修、医疗费用的结算与报销等。同时要与市有关部门和城区合作,创造条件,逐步将其纳入社会化管理。对于活动场地是退休人员锻炼、活动、交流的地方,企业原有的用于退休人员活动场所,应继续维持原用途不变,可交由退休人员管理机构管理。原供退休人员使用的活动器材应一并移交给退管机构。
退休人员的党组织关系随同人事关系转移,纳入城区党组织管理。
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热爱本职,热情为退休人员排忧解难,帮助老同志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
七、做好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