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三门峡市2004—2010年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一)基本原则
  1.坚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根据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及人民生活需求,确定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
  2.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促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快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水平和作业效益。
  3.坚持依法管理的原则。全面贯彻《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规范各项管理工作,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发展目标
  依托气象部门基础设施,在市、县两级形成高炮、新型火箭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系,建立消雹、生态环境改善、缓解水资源短缺等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体系,将地面作业火力网可控制面积由全市总面积的30%扩大到50%。到2010年,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科研、装备、作业水平达到同期省内领先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业务技术体系
  1.监测系统建设。在常规气象站网、地面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的基础上,以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带动自动气象站建设的全面启动;利用闪电定位仪、GPS定位仪等高新技术,提高对天气系统的监测能力;把雨量站点合理布设到乡(镇),形成多尺度、多要素的人工影响天气立体监测网络系统。
  2.通信系统建设。通过市、县两级业务宽带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市、县两级指挥中心之间与固定炮点的无线传输系统。
  3.作业系统建设。发展火箭作业,到2010年,力争每县(市)平均达到6-7门火箭,每门火箭配备一部车载式GPS定位仪,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能力。
  4.决策、指挥和评估系统建设。依托省级业务技术系统,不断完善市级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技术系统和监测、预警作业方案,开发实时指挥技术系统。县级依托省、市两级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系统,开发具有作业天气识别、作业申请和作业信息收集等功能的业务技术系统。
  (二)专项服务体系
  1.人工消雹服务系统建设。在冰雹频发区和主要移动路径组建科学的消雹火力网,特别是在苹果、烟叶等支柱产业生产的重点乡(镇)建立增雨、防雹固定炮点,加强冰雹天气的监测,建立冰雹预警、消雹决策和作业指挥技术系统,开展跨地域人工消雹减灾作业服务。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