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预警控制制度。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政府债务情况,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到期债务偿债专项资金,逐步消化政府债务,防范债务扣款冲击政府预算的正常执行。
四、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2004年要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按照“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历史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责偿还,确保改革后不再发生新欠。同时,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新机制,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效益,促进外贸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市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分级负担和收入分享、退税负担和退税基数相统一。出口企业增值税退税增量地方部分,按现行财政体制增值税入库级次负担。出口退税基数核定办法参照省财政厅的方案执行。
五、进一步做好预算编报工作
编制2004年财政预算,各县(市)、区政府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要完善预算编制办法,增强预算的科学性。改进预算编制手段,全面建立计算机技术支持系统,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二)市、县两级财政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乡(镇)、村两级全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大力推进财、税、库联网工作,把计算机网络系统覆盖到财政预算、国税、地税、人民银行国库、各专业银行和各预算单位,做到当天收支可在网络上查询,提高预算执行分析的时效性和工作效率。
(三)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重大项目支出的绩效考评制度,研究制定项目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四)继续推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收支两条线”改革,大力推广“非税收入”的网络监控系统,在2002、2003年将公安、法院、工商、环保、计划生育、经贸、计划、农业等部门行政事业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基础上,2004年新增加人事、卫生等其他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纳入预算,支出严格按部门预算要求核定,实行收支脱钩管理。
同时,市级预算编制要按照改革预算编制、细化部门支出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市级各部门编报的支出预算,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要具体核定到所属二级预算单位,专项支出要分市级和县(市)、区专款按项目编报,用于市本级的支出项目,原则上要编列到具体预算执行单位;用于补助县(市)、区的专款,原则上按支出项目核定到各县(市)、区,年度预算执行中,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进行支出预算的调整和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