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病例的个案调查,了解病人的发病过程,密切接触者的姓名和居住地的发病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疫情形势做出初步判定。一旦发现有流行或者暴发的迹象,或者病例为幼儿园儿童、学生或民工时,对其生活、工作、学习等人群密集地区,应开展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并进行详细地病例搜索和追踪观察。再结合实验室结果等相关因素做出综合分析,判定疫情趋势。
(二)预测与预警
预警、预测必须建立在相应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发病率超过以往三年平均发病水平两倍,为流脑流行;发病率超过以往三年平均发病水平三倍,为流脑大流行;出现首例病人7天内在一个地区内一定人群中突然集中出现较多的病例为流脑的暴发。一个社区或一个机构在三个月内发生3例C群流脑病例,且罹患率超过10/10万,即为流脑C群暴发。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应根据预测和预警的结果,及时制定和部署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免疫预防
根据流脑病例的病原分离结果、健康人群带菌情况及血清抗体监测结果,开展A群、A+C群流脑多糖疫苗的接种工作。
流脑暴发或流行时,应根据疫情的动态,在省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儿童和高危人群流脑疫苗的应急接种。
预防接种工作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技术管理规程及国家对流脑疫苗使用的有关规定实施,要特别注意掌握预防接种禁忌症。
目前,根据我国现有疫苗情况,推荐A群流脑多糖疫苗与A+C群流脑多糖疫苗使用原则如下:
1、A群流脑多糖疫苗:执行现行疫苗接种程序。
2、A+C群流脑多糖疫苗: 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
(1)2岁以上者已接种过1针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A+C群流脑多糖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
(2)2岁以上者已接种2次或2次以上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A+C群流脑多糖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最后1针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
(3)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多糖疫苗,三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四、疫情控制综合措施
(一)加强医疗机构内流脑防控工作
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中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好医院流脑预检、分诊工作;在发现疑似患者时,应立即进行诊治,并及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登记,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要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防止流脑在医院内的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