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饮水卫生(饮用水水源选择和处理)
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源一般含有多量泥沙,浑浊度高;受人畜粪便污染,细菌孳生,当人口密度大时,问题更为突出;垃圾、粪便、动物尸体、各种杂物进入水体,有机污染严重,高温气候时,水体易腐败;农药、化肥、工业废物等化学品冲入水中,并可能有剧毒物质存在。在上述诸多问题中,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物质污染是洪涝灾害期间影响饮水卫生的主要因素。
(一)饮用水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1.在流动的洪水地区,应在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2.在内涝地区,应划出水质污染较少的水域作为饮用水取水点,制止在此区域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3.有条件的地区宜在取水点设取水码头,以便离岸边一定距离处取水。
4.退水后尽可能利用井水为饮用水水源。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及井的周围30米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取水应有专用的取水桶。
5.退水后可打手压泵小口井作为饮用水水源。
6.退水后可延伸现有的自来水供水管线。
7.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应设专人看管。
(二)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
1.澄清:取水后将原水放置,较粗大的颗粒物可在数分钟内沉淀去除。当水中颗粒物小于10μm时,短时间内不能下沉。
2.过滤:如当地缺乏水处理药剂时,可采用慢沙滤方法。
(1)慢沙滤池
①先建造砂滤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方形或长方形水池,可按每平方米滤池每昼夜产水3000升计算(约可供100-200人饮用),以实际用水人口计算砂滤池面积。
②池底部铺设水管,在管上钻有许多小孔,外包棕皮或编织布,此管可将滤过水导出。池下部填入垫层,垫层为粒径1-16mm的豆石、碎石或卵石。较小的放在上层。具体步骤如下:
最下层放8-16mm的粒径的石子100mm厚,其上放粒径4-8mm的石子100mm厚,再放上粒径2-4mm的石子100mm厚,最上放粒径1-2mm的小石子50mm厚。垫层总厚度为350mm。
(2)家庭用沙滤缸
家庭可以用缸或大桶作为沙滤容器,桶下部打孔引水,在底部铺数层棕垫,沙层厚度为400mm左右,沙层上再铺2-3层棕垫,防止倒水时冲击沙层。在滤缸(桶)下放清水容器,以接、盛过滤的清水。
使用该慢沙滤池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滤池建成后应洗净;
(2)所垫入沙石料等均应用水洗去泥、细沙粒;
(3)滤池使用时应保持有一定水层,不能使水排完而有空气进入沙层;
(4)滤过速度以不超过0.1-0.2m/h为宜,可用出水管上阀门调节;
(5)使用一定时间后,泥砂等悬浮物将沙子空隙堵住,滤水速度减慢,此时应将上层沙子或覆盖层取出,洗净后填回滤池中或更换新沙。
采用慢沙滤池方法如果使用得法,可去除悬浮物90%,细菌去除率可达70%-95%,放射物质去除率可达60%-70%,慢沙滤池方法的设备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缺点是滤水速度慢。
3.混凝
(1)混凝剂种类
原水中投放混凝药剂可大大加快水中悬浮物质的沉淀。一般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明矾(硫酸铝钾)、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碱化氯化铝等。这些净水剂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防止潮解失效。
(2)使用方法
使用时,先将药剂用少量水搅拌溶解后徐徐倒入待处理的水中,用干净的木棒搅动以帮助生成较大矾花,然后静置使沉淀落实,轻轻取出上层清水使用。
(3)投加量
混凝剂投加量根据原水浑浊度、pH、水温、混凝剂种类等多种因素,最好先进行试验以确定适宜投加量。下表可作确定投加量的参考。
混凝剂投加量(mg/L)
原水浊度(度)
| 明 矾
| 硫酸铝
| 氯化铁
| 铝
|
100
| 16
| 14
| 8
| 8
|
200
| 21
| 19
| 11
| 10
|
300
| 27
| 25
| 14
| 13
|
400
| 33
| 32
| 18
| 16
|
500
| 39
| 37
| 20
| 19
|
600
| 45
| 43
| 22
| 22
|
700
| 51
| 49
| 24
| 25
|
800
| 57
| 53
| 26
| 28
|
900
| 63
| 59
| 28
| 31
|
1000
| 65
| 62
| 31
| 32
|
1100
| 69
| 63
| 33
| 34
|
1200
| 73
| 67
| 37
| 36
|
1300
| 77
| 71
| 42
| 38
|
1400
| 82
| 76
| 46
| 41
|
1500
| 85
| 82
| 50
|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