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隧道施工时对盲沟、边沟、截水沟、泄水孔等应保持完好畅通,二衬前渗漏水治理应按先顶(拱)、后墙、再底板的顺序进行。
10.3 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
10.4 用于隧道工程的各种防水卷材、防水板、防水砂浆、水泥浆液、防水涂料、止水带、无纺布、引排水管等防水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必须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材料进场必须经过严格入场检验和监理认可,不合格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0.5 隧道衬砌防水砼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砼抗渗等级应≮S6。防水砼试配应严格控制水灰比≯0.55,砂率应为35%~40%,砼抗压、抗渗强度试件留置组数不得少于标准规定。
10.6 初期支护喷射砼抗压强度、抗渗强度及锚杆抗拔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对初期锚喷支护的渗漏集中部位应及时喷涂快凝水泥材料及化学浆液注浆堵漏或采用引水导管等排水措施。
10.7 城市道路隧道结构防排水宜选用在喷射砼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防水层进行衬砌防水。并设置纵、环向软式透水管等型式进行排水。施工缝、变形缝必须设置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
10.8 隧道结构防水砼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预理件等部位是隧道防水的薄弱点,其设置和构造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严禁出现渗漏现象。
10.9 防水层铺挂之前,应对喷射砼层表面有锚杆头或钢筋断头外露及表面凹凸不平部份进行修凿补平,以免划破防水层。防水层铺挂表面松紧应适度,防止浇筑砼时挤破防水层。防水层相互结合时,搭结方式、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防水层设置必须粘结牢固、无破损;防水板应做到无断裂、无变形、无孔洞等缺陷,损坏处必须进行更换或修补。
10.10 隧道渗漏水特别严重,或经多次处理都效果甚微者,需要会同设计单位及施工、监理等单位研究后,提出专项治理方案,再委托具有防水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彻底治理。
10.11 工程监理单位应严格隧道防排水施工隐蔽工程检查、主体结构渗漏水治理、隧道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及验收效果。工程竣工验收时,隐蔽验收资料及相关技术文件签字应齐全。隧道拱部、边墙应不滴水,洞内无渗漏水,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否则不予验收。
11 预制人行道方块路面沉陷开裂、破损退色等质量通病
11.1 应保证人行道基础的强度和水稳定性。预制人行道方块路面下的路床应整平夯实,压实度必须≥90%(轻型击实)或满足设计要求。其基层压实度必须≥95%(轻型击实)或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时重在选择合适的小型压实机具,在压实困难的地段或部位可采用人工夯实相结合的方法或改用低标号混凝土基层。基层一般采用厚10-15cm,1∶2.5-1∶3的石灰煤渣掺水拌和均匀摊铺压实而成。铺砌预制方块时,再用2cm厚的1∶3水泥砂浆作垫层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