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金融危机对北京市审判工作的影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因金融危机所引发的首都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对全市法院审判工作造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受理案件数量和类型的变化,其直接造成的不利影响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关案件审理难度大。金融危机引发的部分群体性、涉民生案件,矛盾大、敏感度高,增加了案件的审理难度。一方面,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企业倒闭、大量裁员、拖欠员工工资等事件发生几率增加。而这些事件涉及的人员往往数量较多,一旦产生争议,往往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在涉及房贷、车贷的借款合同纠纷中,原告往往同时起诉一大批欠贷的贷款人或担保人;而同一时段内大批供货商集中起诉大型超市拖欠供货商货款的买卖合同纠纷和建材供应商集中起诉建筑企业的买卖合同纠纷也有所增多。上述几类案件当事人较多,较易形成群体性纠纷。在一些重点案件中,如劳动争议、房地产等案件的特殊性决定了此类案件审理在查明事实、证据认定、适用法律等方面较其他案件难度较大,加之此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可能对其他潜在当事人乃至辖区社会稳定发展构成影响。一些案件还涉及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政策。还有些案件与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直接相关,矛盾难以调和,如被告因失业或收入锐减陷入生活困难,或者公司、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案件双方矛盾较大,处理不当容易激化。在当前金融危机蔓延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更加重要。在既要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又要保障辖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下,法院将承载更多的社会职能;这都极大地增加了案件的审理难度,对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法官具有高超的审判技艺,在法律、政策和社会大局之间把握好尺度;防止当事人在庭审期间或者庭外发生冲突,甚至导致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第二,案件调解难度大。从全市法院合同案件的调撤率统计看,2008年前三个季度中,除4月份外,其他各月合同案件调撤率较2007年同期基本都有所上升;特别是8月、9月正值北京奥运会期间,上升幅度尤为明显。但2008年第四季度,调撤率较2007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9年第一季度的调撤率,也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
  造成调解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劳动者因失业或收入锐减陷入生活困难,一旦处理不当容易激化矛盾,案件调解难度大;另一方面,部分纠纷的发生确因客观因素所致,一些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差的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经营状况恶化,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不得已减产、停产、破产、裁员,在短时间内没有恢复的可能性,因此原告也不愿与被告调解或者撤诉。尤其是在借款合同纠纷中,由于借款人及担保人实际偿付能力下降,银行等出借人因担心借款人缺乏还款能力,而不同意进行调解。而借款人对未来短期内偿还欠款也没有信心,因此要么选择避而不见、上诉、恶意提出管辖权异议等方式拖延诉讼;要么本身缺乏还款能力而根本无法调解,直接影响到案件的调解率。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