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金融危机对北京市审判工作的影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200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审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纠纷案件5907件,比2007年的6042件下降297件,下降幅度为4.9%。其中,涉及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的案件200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4750件,较2007年的4942件减少192件,下降幅度约为3.9%。但自2008年10月份以来,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案件和商品房预售合同案件同比持续上升。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案件2008年第四季度同比上升21.9%,2009年第一季度同比上升32%;商品房预售合同案件2008年第四季度同比上升22.4%,2009年第一季度同比猛增47.8%。在房地产交易量较大的区县,海淀区法院2008年9月至12月房地产纠纷案件同比上升了361.2%;朝阳区法院2008年第四季度新收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259件,新收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298件,分别比前一季度上升43.9%和46.1%,,
  (六)股东权益、票据、证券纠纷上升
  200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审股东权案件1081件,较2007年的941件上升14.9%。2008年共受理一审票据权益纠纷案件348件,比2007年的305件上升14% ;2009年第一季度受理此类纠纷164件,同比上升84.3%。特别是受股票、基金等金融证券市场不景气大背景的影响,大众理财的热情有所降低,忧虑心理加重,由此导致证券类纠纷大幅上升。200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审证券权益纠纷案件20件,是2007年8件的2.5倍。
  造成上述买卖合同、破产等案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日益向我国扩散并逐渐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当前,我国股市起浮、房地产发展的渐趋衰落、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都是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较为直接的影响。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领域渗透,外贸订单的减少、资金链的断裂等使得各种经济体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多数企业通过削减劳动者来降低财力支出、缩小成本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由此引发大量的劳动争议、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房地产纠纷等。
  第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普遍不足,要求及时或提前兑现自己的权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席卷和包围下,在各种危机迹象显现的情况下,各种经济实体及民众个人对经济形势回暖的预期逐渐降低,普遍开始持币观望态度并削减开支,并要求及时或提前兑现相关权益。这样的信心危机又导致金融危机不良影响的恶化,也衍生出一些问题和纠纷。
  第三,金融危机影响下,一些潜在的社会监管、经济运行等环节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工会监管职能不到位。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未得到源头遏制和纠正。尤其在金融危机不断扩张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求得生存,可能以裁员或降低工资福利等手段减少生产成本,从而导致相关劳动争议案件频发。二是社会征信系统不完备,失信成本低廉。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人选择牺牲信用,躲避相应责任的承担,引发大量纠纷且处理难度增大。三是金融系统风险预警、内控、危机处理机制不健全。大部分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借款人的工作收入、资信状况、还贷稳定性的审查不严格。贷款发放后,银行对借款人及其资金使用情况一般均采取放任态度,很少进行检查,对借款人住址、工作单位变动等情况掌握不准;且对需要担保等情况下的相关检查流于形式,也没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四是经济监管、金融监管不健全,脆弱的经济交往极易出现问题。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模式,多部门分散监管专业性较强,有助于分散风险;但同时又存在标准不同、在应对金融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因监管领域界限不清和监管责任不明而产生监管真空、监管漏洞的情况,这又加剧了金融企业经营的风险。
  二、对全市法院审判工作的影响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