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目标与步骤
(一)建设目标
近期,全面启动平台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实施一批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带动资源共享的试点、示范工程,开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网络科技环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重大项目,试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创造公共资源公益、开放、共享的环境。
到2010年, 依托国家大平台,初步建成甘肃特色明显的适应全省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初步形成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研究服务机构。为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奠定基础。
(二)建设步骤
1、启动阶段(2005年--2007年)
加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宣传力度,形成社会的广泛共识。建立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网络科技环境和成果转化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工作基础和研发实力的单位进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试点工作。对积极性高、研发能力强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研发中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导有条件、有能力的单位建立开放型、服务型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载体,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研发和生产活动提供咨询与服务,同时也为政府研究制定甘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和依据。
2、推进阶段(2008年--2010年)
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制度框架,建成运转通畅、服务高效并能与国内和国外接轨的具有特色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形成规范、开放、共享、安全的服务与管理体系,培养一批从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专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甘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现代化水平。
四、主要任务与建设内容
总体上构建六大平台,如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架图所示。
(一)主要任务。
1、构建和完善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基于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甘肃实际,对现有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构建网络科技环境,加快实现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形成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并以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