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主要集中在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1.36亿元),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6.37亿元),纺织业(2.35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业(2.19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61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41亿元),食品制造业(1.22亿元),饮料制造业(1.04亿元),这8个行业共实现利润37.5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1.70%。
5、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盈亏相抵后实现盈利。
全市19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83亿元,占全市利润总额的36.21%。企业亏损面得到有效控制,亏损面仅为15.79%,比一季度减少了5.96个百分点。但因广东福地今年以来连续亏损的影响,亏损额增长幅度较大。
6、亏损企业数逐步减少,亏损面逐渐缩窄。
全市1665家工业企业中有629家亏损(比一季度的757家减少了128家),亏损面为37.78%,从各季度来看,一季度的亏损面为45.57%,二季度为43.08%,三季度为40.30%,亏损面呈逐季缩窄态势,主要是由于亏损额小于100万元的小规模亏损企业的数量得到有效控制,12月比一季度减少了220户,小规模亏损企业数占全市亏损企业数的比例也由87.19%下降到69.95%,可见,小规模亏损企业的多少直接影响全市亏损面的大小。从镇区来看,盈亏相抵后亏损的镇区数由上半年的13个减少到5个,亏损面超过50%的镇区也减少了2个,说明各镇区今年以来的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二、存在问题
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来看,全年工业生产、销售平稳增长,但盈利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利润增幅低于生产、销售增幅。亏损额大且分布集中的问题仍相当突出。
从亏损额看,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2.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66%,增长幅度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直接影响全市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是受广东福地的影响(如扣除广东福地的亏损,全市亏损额同比下降14.10%)。全市亏损额超1000万的企业有8户,32个镇区中盈亏相抵后仍有樟木头、凤岗、大岭山、黄江、万江6个镇区亏损,其中凤岗、万江由去年盈利转为亏损。
从企业亏损面看,亏损面高于全市水平的镇共有16个,其中有7个镇的亏损面超过了50%。虽然全市亏损面呈逐季下降态势,但仍然还有下降的空间,如果使亏损10万元左右的企业扭亏为盈,则全市的亏损面将下降到30%左右。
三、建议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