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府办[2005]30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江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江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关系我市未来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为确保圆满完成编制任务,根据国家和省发展改革委的部署,结合我市的实际,现提出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编制原则
编制“十一五”规划,要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使规划成为促进我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指引。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是“十一五”规划区别于以往五年计划编制的一个显著特点。编制“十一五”规划,要更新规划理念,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真正从以物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从重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到更加重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从重视政府配置资源转到更加重视发挥市场作用,从重视本地区和国内资源配置转到更加重视跨区域和全球资源配置,把增进人民福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放到重要位置。
(二)坚持与建设富民强市新侨乡的奋斗目标相衔接。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的宏伟目标为编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规划期从2006年至2010年,规划主要的预期目标可展望到2020年。预期目标的设置要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规划本身的功能定位,同时要与《江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施方案》预期目标相衔接。既要研究提出预期性、导向性的指标,也要研究提出一些有约束力、可评估的指标;既要突出体现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宏观管理指标,又要注重与社会发展、提高人的生活素质相关的指标。
(三)坚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我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思路要充分体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力求在“四大创新”中取得突破。实施结构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技术创新,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增强产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实施制度创新,以机制转换为动力,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与流动,提高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实施环境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