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社区消防、小城镇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市社区消防、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消防装备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国家标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经费,采取强有力措施落实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公共消防设施特别是市政消火栓建设步伐,彻底解决我市长期“欠账”问题。各级政府要督促建设、规划、市政等部门同自来水公司加强协调,在合理规划,确定布点的基础上加快建设进度。全市应建871个市政消火栓,现欠缺308个,其中江城区应建414个市政消火栓,现欠缺167个;阳东县应建120个,现欠缺35个;阳春市应建99个,现欠缺3个;阳西县应建143个,现欠缺40个;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应建95个,现欠缺63个。各地市政消火栓建设必须在年底前达到国家应建标准。同时,各地建设和供水部门要加强对现有市政消火栓存在的被圈占、埋压或被人为损坏、部分水压或水量不足,部分没有接入市政管网等现象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完整好用。
(二)加强社区消防建设力度,充分发挥社区在消防工作中的前沿阵地作用。各地要督促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公安派出所和小区物业管理单位按照建设标准建立并完善社区的消防建设。全市现有55个社区,现还有13个未落实消防建设,其中江城区应完成36个,现欠缺9个;阳春市应完成10个,现欠缺2个;阳西县应完成3个,现欠缺2个。各地的社区消防建设必须年底前落实;
(三)落实小城镇的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各地规划部门要把消防规划作为城镇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使消防规划与城镇基础规划同步进行。公安机关及消防部门要对城镇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指导。全市现有11个中心镇,还有3个未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其中阳春市的现欠缺2个,阳西县欠缺1个。年内,各地必须完成城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工作
四、推动消防宣传“四进”工作向纵深发展
各地政府要协调新闻媒体、教育、文化等部门,通过消防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进一步扩大消防宣传的覆盖面。一是“进社区”,各地要把消防宣传做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纳入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文明、示范社区考评内容,全面推进社区消防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培训,使社区居民受教育率达80%。二是“进企业”,要通过消防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单位把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到每个员工;同时抓好企业法人、消防管理人、消防专兼职人员及特殊工种岗位人员的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处置初起火灾的能力,企业员工受教育率要达到90%。三是“进学校”,教育部门必须落实“一师两课”制度,开展学校消防课程、消防培训、消防演练、消防夏令营等活动,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在校生受教育率达到100%。四是“进农村”,要争取各方支持,逐村进行消防宣传,在农村建立宣传栏,悬挂横幅、标语等,发动群众学习消防知识,建立健全农村专职或义务消防队伍,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使农村人口受消防教育率达60%以上。五是各地消防机构要进一步开展消防站对外开放活动,组织发动单位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此外,各地要加大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力度,利用一些典型火灾事故进行以案说法,提醒广大群众注意身边的消防安全,全面推动消防宣传深入单位、深入群众、上山下乡、进镇到村,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做好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