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安全保密。只有实现信息共享才能发挥政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整体优势。各单位要按照系统建设的要求,从政务信息化的全局出发,主动提供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要严格遵照国家的有关保密法规,建立安全保密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建设安全保密设施,确保建成后的电子政务系统达到国家安全保密标准。
四、建设进度
第一阶段(2001年-2003年):
──市府办公室建成内部办公网络,实现办公自动化;
──完成以市政府网络中心为枢纽,上联省政府的全市统一的政府专网平台,推进公文交换电子化和自动化;
──建成市视像会议系统;
──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政府公众网站,规范公众网站域名和信息栏目,建立信息更新制度;向社会发布政策法规、窗口单位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听取公众意见,推进政务公开;
──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上网。
第二阶段(2003年):
──市府大院内各单位(市委、市纪委、市人大)、市政协、市直政府部门、县(市、区)政府建成内部办公网络,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
──县(市、区)建成政府专网平台,实现与市政府专网平台的连接;市直政府部门的内网实现与市政府专网平台的连接,推进公文交换电子化;
──所有市直政府部门建立规范域名和信息栏目的公众网站,向社会发布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听取公众意见,开展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等“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试点;
──建设重要的基础性电子信息资源库,包括宏观经济、统计信息、法律法规、城市地理、世界贸易组织信息等数据库,实现公安、工商、金融、税务、海关、劳动、人事等重要部门信息资源共享。
第三阶段(2004年):
──县(市、区)以上政府部门基本实现办公业务网络化和公文处理电子化;
──县(市、区)政府以上争取实现公文交换电子化;
──乡镇、村等基层政府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发布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听取公众意见。
第四阶段(2005年):
──进一步完善办公业务网和办公业务资源网,全市基本实现办公业务网络化、公文处理电子化和公文交换电子化;
──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各单位都可以通过政府公众网对外提供“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
五、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