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
(阳发[2001]6号 2001年2月28日)
为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市经济繁荣,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明确发展目标,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抓紧修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阳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和优化结构、树立品牌、体现特色、增创优势的思路,修订并实施《阳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要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旅游业发展目标。远期目标是把阳江建成全国著名优秀旅游城市。近中期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市旅游功能和旅游环境有明显改善,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以滨海度假、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关系基本理顺,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旅游业创优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海陵岛大角湾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全国和国际上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8%;到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1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到2010年,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突出区域特色,逐步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
3、突出山海兼优特色,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特色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开发和建设以海陵岛为龙头的滨海度假游,以春湾----凌霄岩为主的峰林溶洞观光游,以市区公园、广场和步行购物街为主的城市景观游、商贸购物游,以合山温泉和月亮湾度假中心为主的温泉健身游,以阳东东湖、八甲仙湖、白水瀑布为主的自然生态游,以风筝放飞为主的民俗风情游,以名优水果、花卉基地和海水养殖基地为主的农业、渔业生态游等。逐步形成山海组合、四季皆宜、特色鲜明的旅游格局。
三、加快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4、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交通建设步伐,抓紧完成沿海高速公路扫尾工程,加速开(平)阳(江)和阳(江)茂(名)高速公路建设,改造通往各主要景区的骨干公路,改善旅游交通条件。通信、供水、供电等设施要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5、塑造旅游城市形象。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与旅游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搞好旅游大环境的配套建设。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使旅游业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认真实施“环境建设年”三年规划,从城市景观、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公共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旅游大环境。加快市区主干道网络和广场、公园的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城市环境,烘托城市的旅游氛围。城市的大型建筑和雕塑的设计建设要考虑旅游观光功能,构造旅游城市的兴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