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区域化工程。重点发展壮大生猪、肉禽、肉羊、奶牛、水产等5大主导产业,建设以长丰为主的肉猪、以肥西为主的肉禽、以肥东为主的肉羊、以城郊为主的奶牛、以沿湖为主的水产水禽5大产业带,形成县县有支柱产业、区区有主导产品的区域化发展格局。围绕主导产业,依托畜禽良种场、加工企业、养殖场、交易市场和专业协会,建设8大养殖基地:以长丰水湖、朱巷、陶楼和肥东元疃等4个乡镇为核心的瘦肉型猪养殖基地;以肥西小庙、大柏、官亭、江夏和长丰曹庵等5个乡镇为核心的肉禽养殖基地;以长丰水家湖农场、水湖镇为核心的蛋禽养殖基地;以肥东费集、响导、陈集、解集、桥头集等5个乡镇为核心的肉羊养殖基地;以包河大圩、义城、义兴和肥西三河、农兴等5个乡镇为核心的水禽养殖基地,以长丰下塘、肥西清平、肥东长乐和包河大圩等4个乡镇为核心的龙虾养殖基地;以肥东长临、长乐、撮镇,肥西丙子、四合、清平,长丰孔店、孙庙等8个乡镇为核心的特色渔业养殖基地;以肥东店埠,瑶海磨店,长丰岗集、双墩、罗集,肥西南岗,庐阳大杨、杏花,蜀山井岗等9个乡镇为核心的奶牛养殖基地。2007年,在各类基地内,共建立40个专业养殖小区、400个规模化养殖场、5000个养殖大户。
5、园区化工程。建立养殖园区是实现传统小生产方式向现代大生产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是发展规模化养殖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养殖业集约化水平的根本途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围点扩面、分步推进、适度规模、连片发展”的要求,在5年内,建成林草畜生态养殖、无公害生猪养殖、大棚肉禽养殖、两湖高效水产养殖、城郊奶牛养殖等5个产业园区。养殖园区建设要借鉴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把园区建成养殖业产业化的增长极、现代化的生长点、市场化的示范区和外向化的主窗口。坚持高起点规划一步到位,高标准建设分步实施。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愿、效益优先的原则,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经纪人、养殖大户等各类市场主体共建产业园区。整合财政资金、金融资金、民间资金、外资等各方面力量,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和生产条件。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强园之首,提高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实现“跟踪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建立与产业化、市场化、外向化相适应的现代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创业辅导、资金融通、技术支持、市场营销、管理咨询、人才培训、信息提供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
6、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牵动性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扶持一批龙头企业跨入“国家队”,2007年,培植龙头企业40个,其中年营销收入超亿元的1―2个。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技术和工艺,以龙虾、奶类、肉类、禽蛋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建立与生产和流通相适应的养殖业加工体系,2007年,肉类加工率提高到50%以上,乳加工量达到3万吨,石塘驴巴、吴山贡鹅、义城巢鸭等地方名特优产品的精深加工形成系列。大力开发特色、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禽水产品,创建一批省级以上名牌,提高畜禽水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2007年,形成2个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5个在国内市场有较大影响、10个在省内市场有较大影响的名牌产品。大力发展板桥家禽、朱巷仔猪、广兴牲畜、高刘白鹅等区域性、产地型专业批发市场,推行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订单销售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培育专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立和完善畜禽水产品市场体系,2007年,建成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的专业批发市场4个,5000万元以上的8个,建立5个市级、20个县级专业协会,形成2000人的农民经纪人队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