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社区消防建设是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社区稳定是城市稳定的基础,消防安全状况又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受到消防警力和管理体制的影响,社区的消防管理职责尚不明确,而居民家庭和小商店、小工厂、小娱乐场所火灾自防自救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发生火灾必然影响社会稳定,为此,以社区为依托建立新的消防管理、保障、服务方式,实行社区消防自治,可以做到消防安全人人参与,群防群治,实现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无空隙”覆盖,保证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二、要明确我市社区消防建设的指导思想
社区消防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社区消防建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镇化发展和城市社区建设的战略任务,以深入贯彻《
消防法》和《
城市规划法》为主线,以提高城市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和“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工作原则,按照“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实行社区居民自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基层基础工作社区化、消防建设社会化”的要求,完善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设施建设,增强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技能,全面提高城市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努力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三、要加强社区消防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社区消防工作组织机构,形成自上而下的职责、任务、权限明确的社区消防工作网络。一是要建立由区(市、县)防火委、街道(乡镇)防火办、社区(居委会)治安保卫委员会形成的三级消防管理网络以及由市县(区)二级公安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形成的三级消防监督网络;二是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作用,坚持群防群治的原则,以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离退休同志等为基础,组建社区消防安全督导队、社区志愿消防队、社区楼幢志愿消防队等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社区志愿消防组织。三是要按照民主自治的要求,社区居委会建立健全防火联席会议,制订社区居民防火公约,明确社区成员在社区中的权利、义务,规范社区成员在防火安全方面的行为,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四是规模较大的社区要建立警务室,加强防火巡查、检查力度,治理脏、乱、差等火灾隐患,构筑起维护消防安全防线,促进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