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漳政〔2005〕综4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紧邻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台湾地震带,具有严峻的地震地质背景,历史上曾发生两次六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被国务院划定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闽政〔2005〕2号)和《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意见》(闽震〔2005〕 7号)精神,切实加强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把构建防震减灾体系作为打造三个基地、建设生态工贸港口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相比,目前我市防震减灾工作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地震预报还是一个科学难题,地震的短临和临震预报水平还很低,与公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社会公众的防灾意识不强;地震监测设备老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一些地区还存在抗震性能差的建筑,抗震设防与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依法管理还没有到位,城市综合防御能力和广大农村防震能力亟待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还不很全面,群测群防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和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市打造“三个基地”、建设生态工贸港口城市,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我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抗震能力相当于我市基本烈度,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要实施上述目标,防震减灾必须逐步实施有重点的全面防御,必须实行预测、预防、救助的综合管理,必须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